![]() |
登录 用户中心() [退出] 后台管理 注册 |
热门搜索: |
您的位置:首页 >> 军事文摘 >> 军事文摘 >> 主题: 罗马的宿敌-帕提亚人(加强版) [转贴] |
标题 | 罗马的宿敌-帕提亚人(加强版) [转贴] |
clq |
浏览(1400)
2007-04-05 18:06:53 发表
编辑
关键字: 转自:http://sonicbbs.eastday.com/topicdisplay.asp?BoardID=16&Page=1&TopicID=1352699 本文翻译自Osprey出版的《Rome’s Enemise(3)- Parthians & Sassanid Persians》,作者Peter Wilcox 绘画Angus McBride 空愁士扫描 《The Enemies of Rome》,作者Philip Matyszak 普鲁塔克的《名人传》 维基百科,作者不详 http://en.wikipedia.org/wiki/Parthian 帕提亚人是西徐亚人(Scythian,也译成斯基泰人)的一支,大约在700BC西徐亚人从多瑙河以北、喀尔巴千山以东的原居地,穿过东欧大草原和南俄罗斯,来到顿河流域。从顿河延伸到中国腹地这一地区被其他游牧民族所占据,如萨尔马提亚人、马萨格泰人和萨卡人。这些民族实际上属于同一文化,迫于严酷的环境而发展出发达的技术。 西徐亚人属于北高加索人种,面貌上很象凯尔特人。通过检测西徐亚王族墓葬里的骨骼,表明他们是日尔曼人,出土的金器上画有西徐亚武士的相貌,与现代西欧人的相识度令人吃惊。 |
clq |
2007-4-5 18:08:28 发表
编辑
[图片] ![]() 帕提亚的王族宣称自己的祖先叫阿萨西斯(Arsaces,安息这个译名的由来)。帕提亚这个名字则源于波斯帝国的帕萨瓦行省(Parthava,里海南岸),帕提亚人很早就定居于此;还有一种说法,在西徐亚语中,流亡者的读音是Parthi,帕提亚的祖先离开西徐亚后就有了这个名字。波斯人灭亡后,帕提亚人又相继被亚历山大和塞琉古帝国统治。 公元前3世纪,塞琉古帝国的衰落导致了帕提亚的崛起(或者是帕提亚的崛起导致了塞琉古的衰落?),帕提亚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军事帝国,影响力更超出它的边界之外。但在帝国内部,结构却很松散,伊朗北部的土著从未被接受为帕提亚的居民,伊朗南部交纳了合理的供金后就不用理会这些帕提亚统治者,对于周围一些希腊化的小邦国,帕提亚也无法完全控制,地方的总督总在寻找机会联合塞琉古和罗马以对抗中央。不过帕提亚贵族们与他们留在里海一带的游牧民堂兄弟联系紧密,互相提供军事帮助。 帕提亚军队 帕提亚的封建制度既有西徐亚人的色彩,也有波斯人的影响,粗略地说与欧洲黑暗时代的封建制度一样。由七个最强大的家族主导,人数很少的贵族和他们的家臣组成了社会的上层,下层是农民和农奴,通常是当地的波斯土著。国王可以得到自己家族和家臣的效忠,但对其他帕提亚人的控制力就小得多。 王位继承的方式并不完全是父位子继,候选人的能力和氏族首领们的意见都很重要,国王之下有两个顾问团-贵族顾问团(Synergon)和贤者顾问团(Magi)。在一个新起的封建王国,大领主们起主宰作用。在帕提亚王国的大部分时期,贵族们控制着政权,内战不断,国王被推上台,又被推翻,这已成了政治常态。有时王位的变动还要依靠外来力量如罗马和游牧民族的帮助。 3世纪的罗马历史学家加斯廷(Justin)写了一部世界史,在帕提亚的部分他写道,帕提亚的军队大部分是奴隶,他们世代从军,从小就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在与安东尼作战的5万骑兵中,只有400个自由民。 加斯廷显然是将帕提亚封建制度下的家臣,与罗马制度下的奴隶混为一谈了。那400个自由民应该是指贵族,其余的骑兵都是贵族的家臣和部属。 权力的分散导致帕提亚人的对内控制十分软弱。每次罗马人入侵,当地半独立的希腊人城市都会造反,投靠罗马。但在每次击退罗马人后,帕提亚政府都不敢严惩这些希腊人。对比同时期的罗马,民主政体的罗马能有效地掌握国家,君主制的帕提亚政权却混乱和软弱得多。一个历史学家如此评论:“罗马人即使在打败仗时也是井井有条;帕提亚人即使打了胜仗也仍是一盘散沙。” 帕提亚人生来就是战士,虽然没有正规军,但他们都是一流的骑兵和箭手。战时,富有的贵族披挂重甲骑着大型马充当重骑兵,小贵族和家臣们骑着小型马挂着反曲弓充当骑射手,步兵包括善战的山地居民,以及没什么战斗力的农民。在战场上,铁甲骑兵(Cataphract)由快速、轻装的弓骑掩护,两者间的比例视情况而定。有时是一半对一半,有时只有很少量的铁甲。 |
clq |
2007-4-5 18:09:02 发表
编辑
[图片] ![]() 1号:从农民里征召的枪兵,是罗马全战里东方步兵的原型。没有什么战斗力,主要充当后勤和杂物工作,上战场的话也是排在后面壮壮声势。在AD642的尼哈旺德战役中,波斯人对这种枪兵的运用到达顶峰-为了防止临阵脱逃,枪兵们的脚腕都被铁链锁在一起。(尼哈旺德是阿拉伯人战胜波斯的关键一战,被阿拉伯人成为战斗之母) 2号:叙利亚弓箭手,配有牛皮圆盾和斧头。 3号:安纳托里亚投石手,这些勇敢的山地居民被罗马波斯拜占庭大量使用,石弹的体积小,不象箭矢那样可以躲闪。 4号:库尔德标枪手,他们用皮带掷出的标枪不但速度更快,而且旋转着的标枪更准确。 5号:5世纪萨珊波斯的铁甲骑兵。 |
clq |
2007-4-5 18:09:34 发表
编辑
[图片] ![]() 铁甲骑兵可以冲垮任何其它种类的骑兵,人力发射的箭弹几乎伤不了他们。铁甲进攻时排成密集队形,一路小跑,但这种冲锋经常是一种欺骗战术,引诱敌军步兵组成密集队形,这样弓骑兵就可以对敌军造成更大的伤害。如果敌军用松散队形,铁甲的冲锋就变成货真价实的了。如果敌军的步兵已被弓骑的骚扰搞得疲惫不堪,队形散乱,那么冲锋赢面很高。反之,向阵形严密、训练有素、士气高昂的步兵冲锋,即使是铁甲也可能吃大亏。 |
clq |
2007-4-5 18:10:07 发表
编辑
一个飞驰中射箭的骑手,他的左手上握着三支备用箭。 采用打了就跑战术的弓骑几乎无法被消灭,高素质的轻骑兵可以驱散他们,但这种情况下轻骑兵就失去了步兵的掩护,暴露在铁甲骑兵的攻击下。弓骑对重装步兵的杀伤效果更多的是在精神、士气上,而不是在肉体上。在卡莱战役,36000名罗马步兵中有20000死在战场上,无论帕提亚弓骑实际杀伤了多少罗马步兵,普鲁塔克在他的《克拉苏传》里称弓骑在这次胜利中起的的作用最大。弓骑将火力集中在敌军阵线的某一点上,为铁甲撕开了一个突破口。 铁甲骑兵 马萨格泰人(Massagetae)原定居在中亚阿姆河以北。大概在公元前七八世纪,出现了一次在欧亚腹地周期性发生的民族大迁徙。马萨格泰人被来自东边的游牧民族挤压,向西迁徙,又挤走了西边的西徐亚人,西徐亚人也向西迁到里海南岸,赶走了当地的西米里人(Cimmerian),西米里人向西迁到小亚细亚,消灭了佛里吉亚人,这次多米诺效应才算结束。就在这次迁徙后不久,马萨格泰人发展出马铠,覆盖马头和马胸,主要是厚皮革,某些部位加上青铜制的鳞片甲。 早期骑手穿的铠甲在西徐亚墓葬里出土了不少,不同形状的金属薄板挂在布织的衬背上。骑兵铠甲的出现取决于多个因素,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当地人用波斯著名的尼萨马(Nisaean)培育(或直接盗版)出了重型战马,这种马注定将要在未来的许多世纪里载着重甲骑兵纵横亚洲。现在的阿克哈-塔克马(Akal-Teke)据说是其直系后代。阿克哈-塔克马是土库曼马的一个亚种,体高15-16掌(很多人宣称它就是汗血马),虽然高,但并不符合古波斯浮雕上的图象,浮雕上的尼萨马要高大得多。关于这种古代战马的尺寸有很多争议,波斯人的绘画习惯、比例都还不清楚。这种马的样子很象现代的一些中-重型马,特别是爱尔兰Cob,体高15-16掌,马脸外凸,强壮的弯脖子,肩膀和后腿粗壮,腿骨粗,马脚灵活有力。 |
clq |
2007-4-5 18:10:33 发表
编辑
[图片] ![]() 为这种重型马制作的马甲是由生牛皮、角、青铜或铁制成的鳞片甲,有些马甲是整块的厚皮革。色诺芬在《远征记》里描述了前4世纪的波斯重骑兵:他们都有头盔、胸甲和胫甲,马匹配有面甲和披胸。希腊的骑兵甲有很多部件与后来帕提亚人和萨珊波斯人的相同,在一座建于公元前2世纪的雅典娜神庙里,浮雕上刻有阿特拉斯一世战胜凯尔特人的场景,上面的希腊骑兵配有带面罩的头盔和环状臂甲。 |
clq |
2007-4-5 18:10:58 发表
编辑
[图片] ![]() 铁甲骑兵的甲胄非常昂贵,只有皇家卫队、大贵族和他们的臣属才装备得起标准的全套金属铠甲,其余人只能使用便宜材料制作的铠甲。标准的骑兵甲包括一个青铜或铁制头盔,部分头盔上有鳞甲或锁甲制的护颈和面具;胸甲是片甲、鳞甲或锁甲;臂甲和腿甲由金属环片组成,在关节部位用锁甲防护。马甲防护躯干和头颈,由于太重,重骑兵并不在所有的战斗中都穿着马甲。 主要武器是12英尺的长枪(kontos),有一个剑似的长刃和粗大的枪尖,次要武器包括长剑、战斧、钉头锤和匕首。长枪的用法是举过肩向下刺,或双手握持,象使用刺刀一样。 |
clq |
2007-4-5 18:11:52 发表
编辑
[图片] ![]() 弓骑 弓骑与铁甲相比,更加符合帕提亚人的游牧传统,由小贵族和他们的家臣构成,草原上的游牧民也大量加入帕提亚军队。骑射手穿着西徐亚式的皮衣或毡衣,宽松的裤子背面缝上带状的外裤以免被马磨坏裤子。公元1世纪以前,帕提亚弓骑都戴着西徐亚式的帽子,在这之后则更多的只是系一根发带。弓袋和箭囊挂在腰带上,放在左右的都有。 轻弓骑可以有多种攻击方式:左手持弓和备用箭支,弓弦上放好一支箭,攻击信号发出后,马匹先是走、慢跑最后疾驰,进入射程后放箭,距敌军四五十米处向右转,沿着敌军战线飞驰同时射箭。另一种更好的战术是在敌前急停调头,从马尾方向发箭,这种战术被成为“帕提亚射击术”。如果能包围敌军,射手们就可以绕着圈慢慢瞄准了射,就像卡莱战役中的情况。 |
clq |
2007-4-5 18:12:11 发表
编辑
[图片] ![]() |
clq |
2007-4-5 18:12:29 发表
编辑
[图片] ![]() |
clq |
2007-4-5 18:12:54 发表
编辑
[图片] ![]() 2号:前2世纪的帕提亚弓骑,弓袋箭袋分离。 3号:公元2世纪的帕提亚弓骑,弓箭袋里有一把备用弓,小腿部位是褐色的外裤。 |
Copyright © 2005-2012 CLQ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 CLQ工作室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