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用户中心() [退出] 后台管理 注册
 

热门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军事文摘 >> 军事文摘 >> 主题: 菲律宾独立战争
标题 菲律宾独立战争
clq
浏览(1259) 2004-11-22 21:39:14 发表 编辑

关键字:

在网上有人说:菲律宾本来就是美国的..后来因为菲律宾人要求就让他们独立了.日本人打过去时美国人在那里不过是因为还没来得及走而已.我实在是很惊讶. 在网上一搜发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

“不战胜毋宁死”
  菲律宾独立战争是1896—1902年菲律宾人民为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和反抗美国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它是亚洲第一次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菲律宾人民通过自己顽
强不屈的英勇斗争,推翻了历时300多年西班牙的殖民统治。然而,1898年美西战争结
束后,美国和西班牙签订《巴黎和约》,西班牙把菲律宾转让给美国,对于菲律宾人民
来说,独立战争以失败而告结束。但是,通过这场战争,大大唤起了菲律宾人民的民族
意识,同时,它揭开了20世纪初亚洲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自1565年菲律宾沦为西班牙殖民地以来,坚韧不屈的菲律宾人民不断地进行各种反
抗斗争,在西班牙入侵以来的300年间,平均每年发生5次起义,规模较大的起义有102
次之多。1873年爆发的甲米地起义,更是唤醒了菲律宾人民的民族意识。1892年7月,
以“伟大山民”安德列斯·波尼法秀为首的资产阶级激进派成立了秘密组织“卡蒂普南”
(意为“民族儿女至尊协会”)。该组织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纲领首次提出了要
依靠人民群众,通过武装斗争实现民族独立。
  波尼法秀和哈辛托等人以“卡蒂普南”作为准备武装斗争的核心力量,创办了地下
刊物《自由报》宣传其主张。“卡蒂普南”注意在工人、农民、职员、士兵和知识分子
中间发展成员。到1896年,会员已达3万人,同情者达几十万人。
  1895年底,“卡蒂普南”在圣马特奥山洞召开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决
定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并提出了“菲律宾独立万岁”的口号。为准备起义,“卡蒂普南”
加紧筹款购买军火,仅几个月时间,便从人民中筹到20万比索捐款,同时与日本签订了
购买10万枝枪和150门大炮的协定。
  波尼法秀和哈辛托共同制定了作战计划:在内湖省一个靠山近海处建立革命根据地
作为起义总部,指挥菲各地的起义。计划先在吕宋岛各地举行起义,然后攻打西班牙殖
民统治的中心马尼拉,最后解放其余诸岛。1896年8月,“卡蒂普南”召开第五届最高
委员会,决定设立最高委员会主席、国务秘书、陆军部、司法部、财政部,作为起义的
领导机构。正当革命迅速发展之际,西班牙殖民当局发现了起义计划,开始进行镇压。
8月23日,“卡蒂普南”在马尼拉近郊的巴林塔瓦克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提前发动起义。
会议成立了以哈辛托为首的战时内阁,统一领导起义。
  8月26日,在“不战胜毋宁死”和“菲律宾独立万岁”的口号声中,人民开始举行
起义,菲律宾独立战争正式爆发。期间起义军主要使用旧式步枪、大刀、长矛、木棍和
石块作战,且大多数人未受过正规的战术训练。此时,西班牙军队在菲只驻有1500人,
其中700人驻在马尼拉,另有菲籍辅助军6000人,还有10艘军舰组成的舰队。西班牙军
队人数虽然不多,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强。
  菲律宾独立战争可分为两个阶段。
  1896年8—12月为第一阶段。此间,菲律宾全民奋起,起义达到高潮。巴林塔瓦克、
吕宋、棉兰姥和苏禄等地相继爆发了武装起义。起义中心在吕宋岛。菲地主和资产阶级
保守派的代表艾米利奥·阿奎那多响应波尼法秀的号召,于8月31日在甲米地发动起义,
打败了西班牙军,占领甲米地全境。
  9月,击溃了西班牙阿吉雷指挥的军队。11月,起义军在诺维莱塔和比纳卡扬击溃
了总督布兰科指挥的增援部队。这些胜利,极大地振奋了人民的斗志,各地起义军加紧
进攻,几乎占领了吕宋岛全境,并包围了马尼拉。
  1897—1898年为第二阶段。此时,菲律宾革命遇到了暂时挫折。西班牙当局为了加
紧镇压菲律宾革命,于12月撤换了原总督布兰科,任命波拉维夏为菲律宾新总督。同时,
从国内调来大批援军,并在菲组建由当地人组成的“忠诚志愿兵营”。此时,波拉维夏
共有3.6万人。他计划以精锐部队集中攻打起义中心甲米地,切断甲米地与其他各省的
联系,再各个击破其他地区的起义。
  1897年2月,西军分兵三路向甲米地发起进攻。在敌人进攻面前,菲起义军奋起反
击,扼制了敌猖狂进攻势头,毙伤敌军1150人,但终因力量对比悬殊,被迫撤退,西军
占领了起义军的若干据点。4月23日,里维拉接任波拉维夏为新的菲律宾总督。然而,
正当战争紧张进行之时,革命队伍内部发生了分裂。以阿奎那多为首的地主、资产阶级
害怕农民革命会危及到自己的利益,为阻止革命深入发展,于1897年5月10日杀害了波
尼法秀,篡夺了革命的领导权,并取消了“卡蒂普南”,起义阵营受到严重削弱。5月
18日,西军占领甲米地全省,菲律宾革命政府迁到了布拉干的破石洞,继续领导抗战。
起义军名将纳蒂比达在阿利亚加战役中击败了西军的进攻,在中吕宋7个省都建立了革
命政权。
  1897年11月2日,起义军成立了菲律宾共和国,并宣布了临时宪法,阿奎那多任总
统。这时,总督里维拉看到镇压已无希望,便向起义者诱降。阿奎那多在殖民者和买办
资产阶级的威胁和利诱下,欲与敌妥协,于12月14日与殖民当局签订了《破石洞条约》。
阿奎那多从西班牙人处得到80万比索,同意缴械投降,自动解散政府,然后流亡香港。
菲律宾独立战争遇到了暂时的挫折。但是,菲律宾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并未停止。起
义军中不愿投降的将领马卡布洛斯等人率军反攻,解放了菲律宾中部的广大地区。
  正当菲律宾人民同西班牙殖民者进行艰苦战争之际,美国发动了对西班牙的战争。
这样,美国军队也参加了在菲律宾对西班牙的作战,并插手菲律宾独立战争。1898年5
月2日,美国海军在马尼拉湾歼灭西班牙舰队。不久阿奎那多乘美国军舰返回菲律宾。
阿回国后,即号召菲律宾军队向西班牙殖民军发起进攻。至5月底,菲军攻占了甲米地
全省,全歼西军2800人,俘获西军司令培尼亚将军。6月12日(即今菲律宾国庆节)阿
奎那多在甲米地发表独立宣言,宣布菲律宾独立,成立了以阿为首的中央政府。到1898
年8月,除马尼拉和南部某些地区外,菲军几乎解放了全部领土。这时,美军却阻挠菲
军收复马尼拉,在私下里同西班牙总督达成秘密协定,西班牙把马尼拉“转让”给美国,
由美海军陆战队在马尼拉登陆,并迫令菲军撤出马尼拉地区。尽管如此,菲军在各地继
续向西班牙军发动进攻。1898年9月15日,菲议会在马拉洛斯举行,制定了宪法。11月
29日,菲律宾通过了宪法。1899年1月23日,菲律宾共和国宣告成立,阿奎那多任总统,
马比尼任内阁主席。菲律宾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西班牙在菲300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
菲律宾独立战争中的反西班牙战争,以菲人民的胜利而告终。
  然而,前门驱狼,后门进虎。此时,美国又开始大举入侵菲律宾。1899年2月4日,
美军经过充分准备后突然向马尼拉市郊的菲军发动进攻。2月5日,菲律宾共和国向美国
宣战,菲人民抗美战争(菲美战争)正式爆发。菲军民英勇抵抗,用正规战和游击战等
多种方式打击敌人。三年内歼灭美军近万人。1901年3月,在美军的镇压下,菲南部各
岛先后被美军占领。1901年3月21日,在菲律宾最后的首都帕拉南失陷后,阿奎那多被
俘投降,并使许多游击区的司令斗志瓦解而缴械。菲律宾第一共和国失败,作为有组织
的统一领导抗美战争告一段落。1902年7月4日,美国驻菲总督阿瑟·麦克阿瑟宣布:美
菲战争结束了。但是,菲律宾人民斗争仍未止息。1903年至1908年菲律宾共爆发50多次
大的武装起义,出现近390个反美组织。美国直到1906年才正式宣布菲律宾战争全部结
束。菲律宾变成了美国的殖民地。美国为这场战争付出了惨重代价,至1901年6月30日
止,共派往菲律宾军官3477人,士兵10.88万人,打了2811仗,死4243人,伤2818人,
耗资10亿美元。菲律宾人民为独立和自由也付出了巨大代价,计战死1.6万人,因伤病
致死及被屠杀20万人以上。
  菲律宾独立战争最终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双方力量对比过于悬殊,但菲律宾人民不畏
强暴争取独立的英雄业绩永为世人传颂。
----------------------------------------------
〖美国外交行为回顾之九〗 美国历史上唯一的殖民地——菲律宾独立的过程

  一、解放菲律宾

  在美国1898年解放古巴之前,菲律宾也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但是它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却是美国解放古巴的一个附带胜利。1898年4月19日美国国会通过以地面部队和海军对西班牙作战,4月30日,杜威(Dewey)的六艘美国战舰就通过西班牙海上防线,进驻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港口。次日破晓,美国战舰对西班牙舰队开火。战斗打到下午,西班牙舰队全数沈没,170人伤亡。美国方面只有一人死亡,而且是死于心脏病发作。当时的菲律宾民众正亟待从西班牙统治下独立,他们对美国在马尼拉对西班牙的战斗给予了很大的支援:埃米利奥阿吉诺多(EmilioAguinaldo)领导的独立革命力量接受在马尼拉港湾等待后援的美国海军给予他们的武装援助,并随时准备配合美军进攻马尼拉。

  7月下旬,西班牙在古巴向美军投降,8月初,美国强大的后援部队在菲律宾登陆。西班牙军队的海上退路已由杜威的海军舰队切断,菲律宾独立革命武装力量则包围了菲律宾境内西班牙势力,在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打击下,8月13日,西班牙设在非律宾首府马尼拉的殖民政权投降。

  二、购买菲律宾并承担西班牙在菲律宾的债务

  当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和谈会议上,西班牙不仅交出了古巴的主权,而且放弃了菲律宾以及关岛等区域的主权和债务。而美国并没有遵循风行了一个世纪的殖民帝国弱肉强食的价值观念,利用战胜者的特权,从西班牙手中强占菲律宾,而是以两千万美元的钜款,买下了这个西班牙的殖民地(之中包括前西属关岛、威克岛等),同时承担了西属菲律宾的庞大债务。这里就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殖民地的由来。


  三、菲律宾给美国造成的两难处境

  美国人立即面临令自己棘手的困境:美国究竟应当象对待古巴那样也让这个群岛独立,还是应当迫使菲律宾接受美国的管理?美国总统麦金利当初在“缅因号”被炸沈,终于改变主意,武力解放古巴时,没有想到有这样的意外结局。面对两种选择,反复权衡之后,他决定在菲律宾建立美国的政治管理系统。对于这个决定他后来解释说:美国不能够把菲律宾群岛交还给西班牙统治者,因为“那将是懦弱而卑鄙的”;也不能够把它送给法国、德国和大不列颠英国,“因为那将是糟糕而失信的”;也不能够乾脆撒手不管,因为菲律宾“尚没有能力进行自我管理”。麦金利当时总结说,除了全盘接收接管菲律宾,为那里的人民提供受教育机会,提升那里的文明程度和进行基督教传导,面对当时的菲律宾状况和殖民主义国际环境,美国别无选择。美国总统麦金利为接管菲律宾制定了“不能剥削,但求建设、求文明、求教育的”管理方针。 大多数美国人赞成麦金利的人道主义决策。但是也有人认为应当追随欧洲殖民帝国的统治道路,以便从菲律宾获得经济实惠。还有人认为美国需要菲律宾作为美国的军事基地。 美国毕竟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国度,反对政府的声音虽然为数不多,但不仅通畅表达而且足够尖锐:他们认为麦金利接管菲律宾的政策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它违背了美国“独立宣言”的精神以及人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选举自己的政府的原则。著名的共和党人卡尔舒尔茨(CarlSchurz)警告说,“自由者在富足奢侈、军威赫然之后被野心所诱惑而大出风头,只不过是一个老掉牙的故事而已”。包括黑人在内的为数不多的反对者表示,帝国主义的殖民政策是基于一个错误的设想,这个设想就是白人至上。他们认为,美国向外扩张的结果,只能使国内试图改善自己社会地位的黑人处境变得艰难。

  四、菲律宾最初的抵抗

  美国恪守建设治理的原则美国人自己的史书上明确记载著,菲律宾人以武力抵抗美国的接管。经过了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痛苦经历,菲律宾人没有理由信任任何一个殖民统治者,哪怕是一个帮助自己赶走殖民统治的朋友。他们对美国这个世界后起的强国当然无法信任。因此美国接管菲律宾过程远不如打败西班牙那样顺利。美国出动了七万军队,伤亡总数和赶走西班牙战斗中的伤亡一样多。折腾了三年,1902年,美国终于把菲律宾控制住了。如果说美国在外交史上犯过错误,这应当是美国所犯的第一个严重错误。按照今天这个世界经过无数纷争和流血之后所建立起来的“主权在民”的原则,即便是一个弱小的、文明程度不高和经济落后的国家,它的人民也应当有权力决定自己的命运。面对菲律宾这个在巴黎和谈上突然呈现在眼前的难题,美国无论有多少难言之隐,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之下,无论如何面对道义的和非道义的选择困境,美国似乎也不应该强迫菲律宾接受自己的统治,哪怕是开明的统治、先进的管理、输血式的人道帮助,也不应当强迫对方接受。但是美国最初确是以武力的手段强迫急著要独立的菲律宾这样做了。历史是这样记载的。

  美国接管菲律宾后,无视遭到的敌意和抵抗,恪守总统麦金利的“不能剥削,但求建设、求文明、求教育”的管理方针。同时对菲律宾人进行有关设立独立政府的训练。美国控制菲律宾的当年,美国国会通过“1902年菲律宾政府行动法案”,美国国会为菲律宾群岛设立了菲律宾政府。这项法案预设了一个指定的政府,一个小的选举出来的下议院和一个指定的上议院。美国国会可以投票决定所有菲律宾的法律条款。同时首任政府官员,威廉霍华德 塔夫脱(William HowardTaft)与菲律宾人和许多菲律宾的政府官员精诚合作,审慎决策管理。

  五、美国的民主承诺和菲律宾的繁荣

  1907年当菲律宾下院进行开会时,多数议员呼吁菲律宾政府应当全权自决。到了美国第二十八位总统伍德威尔逊(WoodrowWilson)就职时,这个呼声更加高涨。美国民主党派反对现行菲律宾政策,并呼吁尽早还菲律宾以自由。1916年,美国国会通过“琼斯法案” (JonesAct)菲律宾人获得自己选举上、下两院立法机构的权力。美国国会再度承诺:一但一个坚实的菲律宾民主政府建立起来,美国将立即撤出。

  与此同时,在经济和文明建设方面美国没有食言。短短十几年间,菲律宾的经济状况已经得到大幅度发展:这个过去贫穷的群岛已经建起了高速公路、铁路、电报、电话;在教育方面,文盲人口总数从1898年的85%下降到1921年的37%;医疗卫生条件得到基本改善,疾病大幅度减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美国同时给予菲律宾产品进出口优惠待遇,从减少进口关税及至取消关税,这导致菲律宾进出口贸易额巨幅增加。菲律宾贫穷落后的面貌一举改观。

  六、美国的诚意和菲律宾的独立

  十年以后的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菲律宾独立法案。这次轮到菲律宾人不乐意了。菲律宾国会的立法者们拒绝接受这个法案。不少菲律宾人耽心这个法案某项决议的实施会给美国一个保留军事基地以便继续控制菲律宾的藉口。还有一些菲律宾人耽心,一但他们独立,美国将提高菲律宾进口关税,从而使菲律宾产品失去在美国的优惠待遇。

  为了菲律宾的最后独立,为了消除菲律宾在经济方面的忧虑,美国会在1934年通过“泰丁斯-麦杜菲法案(Tydings-McduffieAct)。这项法案决定建立一个菲律宾有关机构并实施一项菲律宾进口到美国的产品逐步增加关税的十年计划。这个法案给菲律宾提供一个逐步调整、适应自己未来独立经济的机会。美国人的诚意和切实可行的措施终于使菲律宾人在这一次接受了这个独立方案。

  这项法案在1936年实施,在整整十年之后的1946年得7月4日,美国国会通过了菲律宾独立宣言。这这份历史性的文件是有美国第三十三位总统杜鲁门(HarryS.Truman)宣布的。文件这样写道:“鉴于菲律宾人民一旦准备好承担义务,美国政府就将向菲律宾人民交付全部主权这一承诺;鉴于菲律宾人已经充分证明了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现在,我,哈里杜鲁门……据此承认菲律宾作为一个自行管理国家的独立性……。”

  美国终于如愿以偿,把一个经济繁荣、政治民主的菲律宾还给了菲律宾人。菲律宾从此走上独立富强之路。这就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殖民地菲律宾与众不同的独立的过程。历史不能重复,也不能试验。如果能够,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当年美国没有以武力手段强迫菲律宾接受美国管理,菲律宾注定落在早就窥视这个群岛的欧洲帝国手中。而在当时的殖民政策下,菲律宾的繁荣富强可能要推迟许多年,要付出许多代价,而它距离真正的独立可能更为遥远。

clq
2004-11-22 21:59:29 发表 编辑

菲律賓人的悲哀
--------------------------------------------------------------------------------------------------------------------------      

  菲律賓在1521年由葡萄牙人麥哲倫(Ferdinand Magellan)率領西班牙遠征隊登陸,後來以西班牙國王菲力普(Philip)命名菲律賓群島(Philippine Islands)。1565年西班牙人佔據菲律賓群島,開始其300多年殖民統治。1898年美西戰爭,菲律賓人得美國援助宣佈獨立,旋即變成為美國的殖民地有半個世紀。二次大戰期間,日軍於1941年擊退美軍所佔領的菲律賓,美國遠東軍司令官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落荒而逃到澳大利亞。美軍於3年後再奪回菲律賓統治。 戰後翌年即1946年的7月4日,美國的獨立建國紀念日,菲律賓獲得「獨立建國」, 從此在政治上賦予「獨立」的地位、但在經濟上和軍事上,仍舊持續美國殖民地的性質。

  當初菲律賓是亞洲國家中,最先推行工業化也是最先進的國家。 在1950年代,菲律賓的國民所得比日本還高。然而到了馬可仕(Ferdinand E. Marcos)政權時代(1965–1986),國勢逆轉,衰落不堪,菲律賓淪落為「亞洲的病人」。為什麼菲律賓「獨立」建國而衰敗,必須探究原因,這是人們所關心的。

馬可仕的出身依附美國

  馬可仕在二次大戰時,當過美軍都情報員,獲得最多的美軍勳章。戰後從美軍民政官、法務部長起來,最後登上菲律賓總統寶座。其後連選連任,但在其再選過程,因財政支出、信用貸款、進口的不斷擴大,經濟失調,招來通貨膨脹,以致農村凋弊,都市治安惡化,社會運動激進化,導致美國企業的撤資。

  當初,菲律賓是世界的開發中國家中,獲得美國國際開發局(USAID)最多援助的國家。隨著美援的增加,美國商品也集中地投下,然而此開發援助的設計,先給美國企業帶來利益。開發援助資金,幾乎都投資在道路、灌溉系統、農村開發等基礎建設計畫, 但是這些建設的大多數分佈於美軍基地周圍,或反政府活動鼎盛的地方,對菲律賓的貧苦大眾沒有什麼助益,一切以維持「國家安全」為念頭。

  當初菲律賓與美國的特殊國際關係, 給美國企業帶來利益。 美國輸出入銀行,對於1977年在巴丹半島建設西方公司(Westing House)的原子力發電廠案,投下鉅額的融資。在其他的領域,如農業、服務業(特別是銀行業)、出口用電子品製造業等, 美國企業在1960年代、70年代進行大量投資。在這時期除了美國政府系銀行、民間銀行之外,國際金融機構的世界銀行,也與國際貨幣基金會(IMF)合作,對菲律賓政府加強通貨、金融政策,以及經濟、社會開發計畫的種種勸告。 因此,本公司設在美國的跨國公司,在製造業方面也有很多的投資,而多數集中在農業第一級產品加工業。外資對菲律賓的投資和借款, 幾乎都集中在非基幹產業。 各種產業逐漸被跨國公司所控制, 而美國跨國公司在菲律賓的利潤,比在美國多獲二至四倍。

  然而1978年12月第二次石油危機之後,發生世界規模的通貨膨脹, 而菲律賓的經濟危機也自1980年代開始。首先,菲律賓經濟所依靠的外資系企業,以美國關係企業居首,開始關閉撤資。到1985年初, 即總統大選前一年,菲律賓的完全失業率超過25%,通貨膨脹率也超過50%。 在這樣的經濟危機狀態下, 美系銀行也就盡可能地壓制對菲律賓的新規融資,並讓約10家大企業從菲律賓撤資回美國。 1983年底有美國製罐、讀者文摘撤出, 1984年有泛南航空、斯特羅絲公司撤資, 在巴丹加工出口區內最大的廠商福特汽車工廠也關閉了。

日本的ODA是貪污腐敗結構

  美國撤資之後,菲律賓依靠日本的政府開發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簡稱ODA),然而日本對菲律賓的援助,更促使馬可仕政權的貪污和腐敗。日本ODA的實情流程如次:首先由日本在菲律賓的商社,替馬可仕政府製作ODA計畫,並向日本國內的政府有關單位說項,然後此ODA計畫交由菲律賓政府,經由日本駐馬尼拉大使館,正式向日本政府提出援助計畫。日本政府批准的ODA計畫,即完全由日本商社包工實施。這樣馬可仕政權的貪污腐敗結構,同時也牽涉到付給日本官員以及自民黨政客的回扣。最後馬可仕政權的貪污和腐敗,激起菲律賓人民的公憤,以「人民的力量」打倒腐敗的政權。然而,菲律賓從此一蹶不振,每況愈下。

  現在菲律賓人的國民所得,平均每人1046美元(1999年),約為台灣的十三分之一。 菲律賓人淪落到大學畢業女生失業, 無奈到台灣當「菲傭」。 菲律賓「獨立建國」而依靠美日的下場,你說悲哀不悲哀呢?


总数:1 页次:1/1 首页 尾页  


发表评论:
文本/html模式切换 插入图片 文本/html模式切换


附件:




Copyright © 2005-2012 CLQ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

CLQ工作室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