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录 用户中心() [退出] 后台管理 注册 |
热门搜索: |
您的位置:首页 >> 军事文摘 >> 军事文摘 >> 主题: [整理转载]15-18世纪欧式横帆船发展简史(完毕) |
标题 | [整理转载]15-18世纪欧式横帆船发展简史(完毕) |
clq |
2007-6-26 16:35:31 发表
编辑
[图片] ![]() 图16-取代艏斜桅帆和艏斜桅上帆的船首三角帆(左)与带裁去三角及延长底桁的斜桁帆的后桅(右)。 十八世纪早期,艏斜桅开始前延伸出第二艏斜桅(jib-boom),用以安装连接在支索上的艏三角帆(jib),这使得原先的艏斜上桅和上桅帆,以及艏斜桅帆都消失了,只有艏斜桅帆的帆桁仍然保留着,让艏斜桅能以上附的索具保持稳固。到十八世纪末,第二艏斜桅前又增加了另一根斜桅,用来张艏三角飞帆(flying jib)。 后桅的大三角帆自十四世纪以来就几乎毫无改变的保留着,而到了此时则裁去了向前延伸超出后桅的部分,使其成为效率更佳的斜桁帆(gaffsail)。起初在较大型的船只上后桅帆桁超出桅杆的部分仍然保留着,但到十八世纪中叶后它也消失了,演变成直接附在后桅后方的斜桁(gaff)。水平的底桁(boom,从17世纪荷兰的快艇发展而来)出现了,用来撑持斜桁帆的帆角。底桁的长度可伸展出船尾之外,而斜桁帆的大小也随之增加。某些船上还在斜桁上追加三角形的斜桁中帆(gaff-topsail)。 |
clq |
2007-6-26 16:35:51 发表
编辑
[图片] ![]() 图17-十八世纪晚期带副翼帆和最顶帆的全装护卫舰。 十八世纪世纪末,随着顶帆开始出现在后桅上,前桅与主桅上则新增了极顶帆(skysail),对主要是带大量帆面的护卫舰(frigate,这里指的既是一种战舰也是一种船型)而言,全装帆船,即具有至少三桅,每桅至少有三面横帆的帆船诞生了。不过渐渐地,在风帆船型术语中“护卫舰”一般指战舰,而“全装帆船”则用在商船上。 早期舰队使用的旗语是由几面单独的旗帜将预先组合的信号升上特定的桅顶,而相较之下,英国海军使用的1800年式信号系统则是由11种不同图案的旗帜以某些特定顺序升起,可以综合起来拼出单字,或者是表达种类繁多的预设指令。现代使用的旗语信号就是以此为原型演变而来。 海军舰炮的效能继续增加︰英国人对火炮技术继续进行改进,增加射速并引入了重型的卡隆大短炮,它在近距离混战中有着毁灭性的打击能力。 战舰的分级随着舰炮的增加而更新︰ 战列舰(S.O.L)︰ •一级舰——装100-130门炮,三层甲板的舰只。高级海军将领的旗舰。 •二级舰——装90-98门炮,三层甲板的舰只。低阶海军将领与海外驻守舰队的旗舰。 •三级舰——包括80门炮舰只、强大的两层甲板74炮舰只,它是战斗舰队的主力(workhorse),战列舰中数量最多的舰型;以及两层甲板64门炮的舰只,它是最小的一级战列舰,在这个时期末逐渐淡出战列舰队。 非战列舰(Non-S.O.L)︰ •四级舰——44-50门炮,单或双层甲板的舰只,是“削平”,即将上层甲板去除掉了的两层甲板战列舰,有坚固的船体和较佳的武装,但也保留了原本迟缓笨拙的航行特性;或者为特殊目的而建造的重型护卫舰。 •五级舰——32-40门炮,单层甲板的“标准”护卫舰。 •六级舰——不到32门炮的舰只,是小型的船只,用于送信或护航,包括单桅小艇(sloop)、在主桅后加装纵帆的双桅小艇(two-masted brigs)、炮艇等。 英国的一级战列舰胜利(Victory)号于1765年下水,并且一直服役到1812年;它的许多任务之一是作为纳尔逊的旗舰,参加了1805年的特拉法隆加战役。美国1794年建的护卫舰宪法(Constitution)号是美国海军的超级护卫舰(super frigate)之一,虽然被分类在38-44门炮的那一级舰中,却拥有两层全装炮甲板和较多的加农炮,以及能提高生存力的坚固橡木船板,因此给取了个“老铁壳船”(Old Ironsides)的绰号。实际上,1813年英国海军部发布了一项命令,要求皇家海军的护卫舰不要与美国海军的护卫舰交战,除非他们有至少二对一的数量优势。 特拉法隆加战役后仅仅17年,蒸汽发动机推动明轮的战舰“彗星”(comet)号便加入了皇家海军的行列,敲响了即将到来的海军变革的钟声,此战过后五十年,风帆战舰就开始在海上消失了。 不过与此同时商用的帆船仍然继续被广泛使用,只是数量渐少,一直使用到进入二十世纪。(完) |
Copyright © 2005-2012 CLQ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 CLQ工作室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