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用户中心() [退出] 后台管理 注册
 

热门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军事文摘 >> 军事文摘 >> 主题: 帝国正斜阳-大清名人轶事 [转]
标题 帝国正斜阳-大清名人轶事 [转]
clq
浏览(982) 2007-08-20 16:17:31 发表 编辑

关键字:



转自: http://sonicbbs.eastday.com/topicdisplay_safe.asp?TopicID=2009054&Page=1&BoardID=16

---------------------------------------------------------------------------------


张国梁:郁闷的黄天霸

大抵读过武侠巨著《鹿鼎记》的人,都会知道清朝康熙年间存在着天地会这一反政府组织。天地会确非小说家言,史学界一般认为天地会是郑成功在收复台湾前以旧部为班底创建的。大明国姓爷开创这个反清复明的组织,本意是留天地会在大陆做地下工作,自己在台湾训练军队,有朝一日北伐,双方配合推翻满清政府对汉人的残酷统治。无奈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郑成功旋即谢世,其子孙无乃翁雄才大略,郑氏家中内斗频繁;而清廷在中原的统治却日渐稳固。康熙二十二年原郑军大将施琅率清军克台,郑明灭亡,而留在大陆的天地会却一直幸存下来,并在清朝统治基础较薄弱的江南地区蓬勃发展,与清廷一直斗争了将近三百年。

道咸年间,大清帝国日落西山,气息奄奄,不复有往日的生气。而大清在国内的老对手天地会,也早已丧失了当初创建时的高尚理想,沦为打家劫舍混日子的黑社会。在两广地区,由于移民潮导致的土地问题在全国显得格外突出,不光地少人多,铜钱也在贬值,阶级矛盾极其尖锐。在生活的重压下挣扎的两广平民,被迫喊出“在家做饥民,不如出外做流民”的呼声,然后他们又从流民变成天地会。入不敷出的清廷在两广大肆撤防裁军,许多只会当兵的老兵油子无法谋生,只好混入天地会组织,有了这些职业军人加入,军事素养大大增强的天地会再非乌合之众。就在这个当口,一首颇有煽动力的反诗:上等的人欠我钱,中等的人得觉眠,下等的人跟我去,好过租牛耕瘦田!彻底点爆了两广这个火药桶,两广天地会叛乱终于如火如荼,起义四处开花结果。就在这清廷不得不疲于奔命之际,反诗的作者,天地会大龙头张嘉祥却投降了清廷。


香港影星古天乐在电影《以和为贵》中有一段演绎:我小时候当小贩被人欺负,我这才加入黑社会找靠山。这简直就是张嘉祥早期经历的翻版,不过小张要更狠一些。张嘉祥是广东肇庆人,少年时在广西贵县做小生意,结果被当地土豪勒索侮辱,同乡李某还被土豪绑架;就在别人敢怒不敢言的时候,十五岁的张嘉祥却怒打土豪,带领大伙一拥而上将土豪家砸了个稀巴烂,救回了李某。随后遭到官府通缉的张嘉祥索性亡命江湖,在南海上拉起了一支队伍,号称艇匪,过起了梁山好汉般的逍遥日子。大名远扬之下,越南的没落君主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张嘉祥顺势加入了天地会,在水道中称王,中越双方都要买他的面子。清廷的水师早已腐败透顶,根本是领着朝廷的俸禄,收着商旅的保护费而不作为甚至伪装海盗打劫,名声极坏。而张嘉祥并不为难普通商旅,收费后还为他们导游护航,打劫则只向奸商贪官的船队下手,不贪财不妄杀,声誉竟然在清廷水师之上,两广人称:“济弱锄强张嘉祥”,端的是梁山好汉复生。由于他主力常驻越南,清朝地方官拿他束手无策,好在天高皇帝远,这帮污吏也乐得把张嘉祥这个大匪头的事向中央隐瞒不报。

道光末年,二十八岁的张嘉祥眼见时机成熟,于是在中越边境地区纠集天地会兄弟发动起义,连破州县,是天地会义军中最有才干的人物。然而就这么样一位英雄人物竟也敌不过高官厚禄的诱惑,贪图荣华富贵下被广东巡抚劳崇光招安。张嘉祥急于洗刷自己的贼名,为了在清廷面前表现自己,他成了镇压两广会党起义的急先锋,死在他手里的义军首领就有颜品瑶等多人,可谓“战功卓著”的刽子手 。清廷对这个用同志的鲜血染红了自己头上顶子的“黄天霸”大加赞赏,钦命他改名国梁,字殿臣,既为国家栋梁虎臣之意,

眨眼间,海盗叛贼张嘉祥变成了军门忠臣张国梁,当真令人哭笑不得。

咸丰元年(1851),举世震惊的太平天国起义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爆发。因为太平天国建国称号,不同于往时流贼,地方官再不敢隐瞒,只得如实上报。震恐下的清廷分派周边各省分兵围剿,所幸此前派往广西镇压拜上帝教及天地会叛乱的钦差大臣林则徐及时地在1850年病故于路,捍卫了自己民族英雄的称号。随后接任的钦差大臣赛尚阿本是咸丰朝首辅,资望贵重,然而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赛大人却无德无能,没法镇住手下的骄兵悍将:各会剿大臣扯皮拌嘴推卸责任,手下部队有样学样,遇见强敌就溜号,争功时就内讧不断,甚至收受贿赂接济太平军粮草物资。太平天国声势益加浩大,两广天地会义军也纷纷投靠太平军,可惜太平军强迫天地会众改信拜上帝教的做法又令他们四散逃离。这时身在围剿清军中的张国梁利用他在天地会中的名头,招降了大量天地会的旧友与天国为敌,如著名的大头羊张钊、大鲤鱼田芳,其中一位天地会兄弟更成为了清末大大有名的民族英雄,即镇南关抗击法军的冯子材。

太平军将士大都是与当地土著有过仇杀械斗的客家人,在实战中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兼之拥有宗教狂热信仰的精神支持,打起仗来势如疯虎。与之对峙的清朝政府军不论绿营还是八旗都已经糜烂不堪,长官克扣军饷,士兵逃避操练,即使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广西提督向荣也对这样的“劲旅”无计可施。唯有张国梁依旧用江湖规矩治理自己的天地会旧部,与士兵同甘共苦,经常自己出钱重赏全军,虽号令严明却深得军心;加上他当海盗时见过大世面,拥有实际作战经验,其部队训练精良,善用火器,向荣对这支部队非常看重。无奈虽张国梁的部队与太平军不相上下,在清朝大军中却不过是杯水车薪。不久太平军轻松的从金田村突围,在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下,太平天国的脚步终于冲出广西,走向全国。

这下子纸包不住火,清廷大怒。一班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清军将领为推卸责任,加上嫉妒张国梁的战功,纷纷向中央打小报告声称张国梁本就是土匪出身,有通敌嫌疑。而在这场围剿中还算有点成绩的向荣比较清醒,他欣赏张国梁,一力担保。感激下的张国梁以对待兄长的礼节侍奉向荣,自然也学会了老哥哥们的官场恶习。此后在追击太平军的数年“苦战”中,张国梁不去和太平军精锐的突前部队交战,只是偷袭太平军的殿后部队,时时抄掠数千老弱病残,因此上立功无数,声誉鹊起。由广西而湖南,由湖南而湖北,由湖北而江苏,张国梁一路尾随太平军,一路收复被太平军攻克后又丢弃的城市;一路捷报频传,一路看着太平军不断发展壮大;一路升官进爵,一路看着太平军从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张军门大概是大清朝对太平天国崛起历史最权威的知情人了。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克江南重镇南京,宣布定都于此,其后派大军猛将西征北伐,正式与大清朝分庭抗礼。跟在太平军屁股后头一路游山玩水的向荣和张国梁也在南京朝阳门(现中山门)外的孝陵卫建营筑垒,即江南大营,对天京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战略围困。

既然与太平军正面为敌了,张国梁也是使出了真本事。在攻打太平军在钟山的营垒时,张国梁亲自冲锋,被炮火击伤手指。统治摇摇欲坠的大清朝简直把张国梁当成了太平军的克星,咸丰皇帝亲自下诏询问伤势,派人送药给他治疗。感激涕零的张国梁不知是计,更是玩命的与太平天国为敌。在当向荣的副手数年中,由于老大哥向荣的知人善用,张国梁表现相当凶悍,与太平军交战几不落下风,在大江南北数十万八旗绿营劲旅中声名远扬,清军中流传“杀贼江上江水红,向公黑虎张公龙;钟山大战疾风雨,张公生龙向公虎。”的歌谣。

清史稿也记载“时大江南北诸军,贼所尤畏者,惟国梁一人。贼势忽南忽北,多方肄我,皆牵制国梁之计,果为所败”。但清廷积弊已久,清军内部矛盾重重,不是张国梁一个人的奋战就能挽回整体颓势的。

咸丰六年,在东王杨秀清的策划下,翼王石达开,燕王秦日纲,陈玉成李秀成几位天国名将协同作战,采用声东击西的计策诱敌出洞,晕头转向的清军组织混乱,只靠一个张国梁来回接应,结果就是被太平军一破江南大营。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阶段,而清廷的江南大营主将,钦差大臣向荣在张国梁的保护下拼死突围到丹阳,一时想不开上吊自杀。

向荣自杀后,张国梁的快乐日子也到了头。接替向荣的钦差大臣和春奉命重建江南大营。和春是旗人,也和张国梁一样做向荣的副手,但其为人贪婪无能,不堪治军的名声朝廷内外皆知。为什么让和春这种人担当如此重任呢?原来对汉人没有偏见的权臣肃顺本来已经向咸丰皇帝建议由张国梁接手江南大营,咸丰皇帝也将答应,但有大臣反映张国梁出身不好:“究系反贼投诚,其心叵测”,咸丰皇帝马上改变了主意,把江南大营交给了自己的同族亲信。

张国梁与和春平级时已经在明争暗斗,此次煮熟的鸭子飞了,风闻内幕的张国梁当然气愤不已,而和春也是抓住机会就给老张小鞋穿。因此虽说此时太平天国方面发生了自相残杀的惨剧-天京事变,但面对如此良机,“骁勇无敌,江南恃为长城”的张国梁却受到和春的掣肘,不能发挥出自己的军事才能去大干一场。情知清廷对自己仍有猜疑的张国梁心中怏怏不满,而自己手上沾满起义者的鲜血,想回头也是不可能的,真可谓毫无退路。在沉重的压力下,张国梁砍下一根手指寄回家中,意思是这根手指是在咸丰皇帝的御药关怀下痊愈的,自己决不能使它落到敌人手里,借以表达自己与太平天国势不两立的决心。可惜即使用如此手段向清廷卖好,和春的位子还是坐的稳稳的。张国梁虽然连续取得了攻陷太平天国重镇句容,高资,秣陵关,镇江的战绩,仍旧郁郁不得志。

战机一瞬即逝。天京事变后元气大伤的太平天国在整合了内部矛盾后重新崛起。咸丰十年,忠王李秀成与英王陈玉成,侍王李世贤精诚合作,采用佯攻杭州围魏救赵之计二破扬州的江南大营。清军主将和春丢弃江南大营逃跑。听闻江南大营失陷,身在镇江的张国梁长叹:“八年心力,毁于一旦!”后领军驰至丹阳,纵马与太平军血战,身中多创自知不免,在向北京方向大呼“臣已尽力!”后,张国梁连人带马跳入长江中自杀,连尸骨都无觅处;多亏了敌人忠王李秀成,在丹阳南门护城河里找到张国梁的尸体,以礼安葬,一代名将才入土为安。李秀成在天国失败被俘后回忆此事,曾说道:“两囯交兵,各扶其主,生与其为敌,死不与其为仇,此是恤英雄之心”。

那位和春大人的结局,可是比张国良大人风光得多。陷在太平军的精兵包围圈中的他,终于发挥出战斗潜能,拼死杀出奔逃至常州,半路还从马上跌下摔得半死。心灰意冷的和春知道自己再活下去也大罪难逃,索性以烧酒吞生鸦片,自杀身亡。清廷竟讳败为胜,将畏罪自杀的八旗名将和春说成是“血战捐躯”,谥忠壮,追赠二等男爵,和同样“血战捐躯”的张国梁附祀江宁昭忠祠,。

假设张国梁在九泉之下有灵,得知还要与害死他的和大人当邻居,哥俩坐在一块享受冷猪肉,你说他会不会郁闷?

clq
2007-8-20 16:17:55 发表 编辑

肃顺:悲惨的改革者

咸丰十一年七月,皇帝驾崩,临死前将大清江山托付给肃顺等八人,请他们好好照顾幼帝同治。孰知不到三个月后,慈禧便联合恭亲王发动一场祺祥政变,收拾掉先皇钦命的顾命八大臣,开始了长达四十余年的垂帘听政。作为他们头号政敌的肃顺,在官方的史书上自然成了专横跋扈的权奸,连一百年后的电影《垂帘听政》里他也是个白脸奸臣的形象。而民间的野史笔记也编排出各种段子来寒碜肃顺,比如《奴才小史》就以相当八卦的手法描述了肃大人不光彩的出身:大清郑亲王乌尔恭阿于道光年间某日在亲王府附近见到一位美女,大为艳羡下找来自己的心腹包衣(家奴)姓赵者商议,赵某探得虚实后报告主子说:这一家子是回族人,父亲是开草料铺的,这个女儿不巧已经订婚了,如主子要得到这个女子,须得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乌尔恭阿大呼妙计,随即假装将赵某某革职赶出王府。赵某就在附近买了房子,做了回族美女家的邻居,,当赵某得知美女的父亲欠外债无力偿还下,很慷慨的帮助他们偿还了债务,感激的回族父女把赵某当成了恩人。孰料这个赵大恩人竟指使一些流氓混混当街调戏这个美女,又派人散布闲言碎语说此女放荡,其未婚夫信以为真下要求退婚,美女之父知道女儿清白并不答应。时为九门提督,负责主管京城治安的乌尔恭阿一不做二不休,滥用国家公权力,当即在监狱中串通了个大盗,授意此人诬陷美女之父就是销赃的窝主。稀里糊涂的美女之父被传讯时自然喊冤,谁知赵某已经事先把赃物埋藏在美女家里,被衙役搜出,证据确凿下,美女之父和大盗一起被处斩。

父亲本是家里的顶梁柱,他死后美女家中日子过得十分艰难,而未婚夫也和这个大盗亲家退了婚,唯有邻居赵恩人仍时时给予美女娘俩接济。眼看时机成熟,赵某做媒提议把美女嫁给郑亲王做小妾,美女母女自觉家破人亡还能嫁入如此大户人家,自是求之不得。一年后,这位回族美女就为乌尔恭阿生了一个六少爷,即肃顺是也。

《近代名人小传》则把肃顺描绘成一个典型的八旗子弟:肃顺少年时不学无术,只是整天斗鸡遛鸟,骗吃混喝,他的亲戚朋友都鄙视他为人无赖,少有和他来往的,唯有同学墨裕可怜肃顺。恰逢寒冬某日,肃顺盘着辫子反披羊皮大褂,在街头上牵着条狗和墨裕相遇。墨裕皱着眉头对老同学说:你自己看看这个样子像什么啊。肃顺答道:无赖啊。墨裕道:无赖很光荣吗。答曰:我无事可以依赖,这就叫无赖。墨裕道:那我保奏你去做官,为君找个依赖如何。肃顺以为墨裕拿自己寻开心,掉头就走,自此不再和墨裕来往。

其实肃顺生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身为郑亲王乌尔恭阿第六子,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他又怎么可能会穷困潦倒连官都做不上呢,可见以上两则故事纯属无稽之谈。然而反向理解的话,我们大概可以得知肃顺的形象在晚清人心中是极其不堪的。咸丰皇帝居然会选这么个不堪的人来托孤,是不是头壳坏了?

非也非也。事实上肃顺思想开明,博闻强记,是晚清宗室大臣中少有的改革派,虽是贵族出身,却是凭借自身过硬的政治能力一步步从基层做起,最终成为咸丰皇帝所宠任的大臣的。

肃顺在担任户部尚书时使用铁腕整顿户部(相当于今日财政部)的贪污腐败,不留情不受托,杀了一批大贪,关了一批小贪;他敢于打破清代二百年来不信任汉人的陈规,鼓励咸丰放手任用汉人将领。曾国藩等众多湘淮军将领就是经他在咸丰皇帝面前力保才得以掌握东南军政大权,进而镇压了太平天国这一古代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他具有现代政治家的风度,唯才是举,不论左派(“清流”)右派(“洋务派”),只要是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知识分子,都纳入他的智囊团,礼敬有加,关怀备至。其幕府中人才济济,杰出人物“肃门五君子”中的高心夔、王闿运、龙汝霖、李榕和黄锡焘个个都是晚清属的着的大才子,大学问家;他关心洋务,强烈要求咸丰皇帝将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欺上瞒下、丧权辱国的耆英斩首。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肃顺与俄使伊格那提也夫谈判,严词拒绝沙俄对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的侵略要求,把未经批准互换的《瑷珲条约》文本掷于桌上,宣布这是“一纸空文,毫无意义”。祺祥政变后以恭亲王奕欣为首的洋务派政策实际上大部分是肃顺洋务思想的延续。在那个时代,具有如此眼光和能力的肃顺,实在令人佩服。

肃顺之所以在朝廷民间落了里外不是人的下场,关键在于他性太刚,太刚就易折,更易得罪人。肃顺在秉政时,对待各部官吏态度极其恶劣,简直像对待家奴一样。然而他粗暴的对象仅限于满族旗人,对待汉员他的态度则转了一百八十度的圈。

清代八旗子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从八旗创立以来,在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活跃了三百多年。所有在旗之人都是定期领饷吃皇粮的。八旗全体成员均由国家供养,除了养在编的官兵,还要养他们的家属,包括那些因兵额有限而成为闲散人员的八旗男丁。可见八旗子弟无论兵民,不农、不工、不商、不牧,也照样能坐收渔利,所谓铁杆庄稼,旱涝保收是也。

有人说:在那个时代,当兵不是义务,而是权利。八旗的规矩是“五口为户,户出一丁为兵”。按十几万的兵额来推算,京旗的总人口应在60万以上。这么多张嘴,长年累月地吃下去,再富有的国家也会被吃穷。

八旗子弟从扬鞭跃马演变为提笼溜鸟, 老舍替八旗子弟画过一幅入木三分的肖像:“在满清的末几十年,旗人的生活好像除了吃汉人所供给的米,与花汉人供献的银子而外,整天整月的都消磨在生活的艺术中。上自王侯,下至旗兵,他们会唱二簧、单弦、大鼓与时调。他们会养鱼、养鸟、养狗、种花和斗蟋蟀。他们之中,甚至也有的写一笔顶好的字,或画点山水,或作些诗词—至不济还会诌几套相当幽默的悦耳的鼓儿词。他们没有力气保卫疆土和稳定政权,可是他们会使鸡鸟鱼虫都与文化发生了最密切的关系……就是从我们现在还能在北平看到的一些小玩艺儿中,像鸽铃、鼻烟壶儿、蟋蟀罐子、鸟儿笼子、兔儿爷,我们若是细心的去看,就还能看出一点点旗人怎样在微小的地方花费了最多的心血。”


肃顺经就常跟人说道:“咱们旗人浑蛋多,懂得什么!汉人是得罪不得的,他那枝笔利害得很!”这种轻满重汉的“满奸”行为甚至发展到肃大人受贿,也只受旗人的,不受汉人不说还经常自掏腰包资助汉人中有才者。而肃顺鉴于当时的八旗子弟已经完全堕落成为一个吸取民脂民膏的废物集团,建议皇上削减国家对旗人的福利一事,打破旗人的铁饭碗,更成为他被广大八旗子弟切齿痛恨的导火线。

得罪光自己的同族人还不算,肃顺又把两宫皇太后得罪了。

这事得从咸丰十年皇帝带领臣下去承德“扫墓”说起,9月22日,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咸丰皇帝匆匆布置恭亲王奕欣和洋人周旋,自己快马加鞭逃往“避难山庄”。不过皇家规矩多,避难不雅观得换个说法,例如这次就说是去扫墓。

此次扫墓,路上花了8天时间。而对亲身经历的慈安、慈禧两宫皇后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皇家排场大,逃难也不例外,帝后以外,宗室、宫女、太监、大臣加上卫队,足足几千号人。由于没想到英法联军这么快打到北京,更没想过万名联军竟能突破十几万八旗精锐的防线,因此这次扫墓的准备工作做得很不到位,途中所需的食物储备尤为不足。当然,再苦不能苦皇帝,肯定得让咸丰吃饱,不但吃饱还要吃好。照常理,其次得让两位娘娘也吃饱吃好,可是,身为此次扫墓活动后勤部长的肃顺毫无怜香惜玉之心,他只向皇帝一人的肚子负责。于是,出现了慈安、慈禧“不得食,唯以豆乳充饭”的局面,这个局面整整持续了192个小时。更可气的是,肃顺借着给万岁爷汇报战况的机会,与咸丰同进御膳,自己酒足饭饱,却对饿得奄奄一息的二位娘娘视若无睹。娘娘们那受的了这个罪,立马向他下达改善伙食(“传取应用物件”)的懿旨,肃顺“抗违不遵”,硬是不给娘娘们改善生活。

拒不上菜的恶行严重损害了两位太后的身心健康,直令她们永生铭记,尤其是没什么心机的慈安,一瞅到肃大人的影子就怒形于色。眼见一向温和的正宫慈安都动了真怒,早已和肃顺在权利争夺上明争暗斗的慈禧马上和大姐组成了反肃党联合阵线,随后慈禧加紧联系上已被咸丰猜忌而被踢出权力中心,孤零零留在京师的奕欣,一场政变在咸丰皇帝病重未死前就开始策划。据说当时亲近肃顺的淳亲王已经暗示说:有人要杀你。可是肃顺竟说:请杀、请杀!天大的事当成笑话听。

肃顺之所以如此轻敌,是因为在他看来八大臣手中已经掌握了大权,最厉害的一点就是咸丰曾经说过经八大臣议定的事可以不经两宫太后批准.孰不知那时的大清从朝廷到民间,所有人的焦点和希望是灵活聪明性格圆滑的鬼子六奕欣,而不是他这个把人都得罪光了的肃老六肃顺.

思想麻痹的肃顺昏招迭出,他大概认为湘军的曾国藩,淮军的李鸿章等人是自己提拔的,自己在兵权方面拥有优势,可是竟忘记了远水解不了近火的古训,结果被后党误导,以邀宠和解为目的卸任了上虞备用处和粘杆处这两个最重要的宫中差使,这俩差使是管理内廷贴身侍卫的重要角色,其地位丝毫不逊于领侍卫内大臣!这样,肃顺等人在慈禧发动政变时,手中更无抵抗力量。

在回京途中,应变能力强的肃顺又被后党命令和另外七个顾命大臣分开走,中了分而制之的圈套。结果特意被留在后列奉命护送咸丰灵柩的肃顺在密云与先到北京的肃党同时被捕。其他“肃党”,心虚的两宫太后没有大范围“捕治”,草草处理了十余人而已。比如陈孚恩发配伊犁充军,穆荫发往军台效力,其余景寿、匡源等人革职。并有旨,对其他与“肃党”有染人员,“宽大为念,不咎既往”,朝臣也“毋须再以查办奸党等事纷纷陈请,致启讦告诬陷之风”。

肃党的头子肃顺,载垣,端华(肃顺四哥)就没这么幸运了,两宫皇太后向天下发布了先帝顾命三大臣的暧昧罪名:“擅政阻皇太后垂帘,三人同罪,而肃顺擅坐御位,进内廷出入自由,擅用行宫御用器物,传收应用物件,抗违不遵,并自请分见两宫皇太后,词气抑扬,意在构衅,其悖逆狂谬,较载垣、端华罪尤重。”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都被迫自杀,那时候,不杀你,叫你自杀,是一种优待、是一种恩,叫做“加恩赐令自尽”。中国人不喜欢死的时候身首异处,所以不砍头,而要你自杀是一种恩典。但从速死的效果上看,砍头的痛苦却比较轻。

至于肃顺,慈禧和奕欣都痛恨他。万事开头难,反正已经破坏了“太后不得临朝听政”的祖宗家法,再破坏一万次又何妨,于是又一次违背大清宗室不得砍头处决的祖制,要把肃顺在北京菜市口刑场上公开斩首示众以泄愤。

咸丰十一年九月,前顾命大臣之首肃顺被绑在牛车上押赴刑场,因为大家都为咸丰皇帝穿孝,肃顺也穿着一身白衣,脚穿布鞋,气氛凄凉。途中愤怒而狂喜的旗民一边高呼“肃老六,你也有今天”,一边捡起板砖泥巴扔向囚车,不一会儿,他就“面目模糊不可辨”。但肃顺好汉到底,他在死前一直大骂不止,直到临刑都不肯下跪,刽子手只好用铁锤打断了他的腿,才把这位“国人”皆曰可杀的改革者的头砍下来。

可巧的是,肃顺临死前大骂西太后必亡大清天下的恶毒诅咒,似也成为晚清最后四十年屈辱光景的预言。

clq
2007-8-20 16:18:09 发表 编辑

僧格林沁:内战内行的莽将


咸丰三年(1853)五月,太平天国派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和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率领两万余人北伐,一路上势如破竹,数十万八旗大军望风披靡。这支北伐军同年10月就从出发地扬州打到了天津近郊。北京大乱,城内居民特别是大户人家纷纷出逃,短时间内有三万多户十几万人携家带口逃出城去,就连咸丰皇帝本人也做好了外逃(体面的说法就是皇帝准备去狩猎了)热河的准备。

准备归准备,眼见作为清廷统治基础的八旗子弟变成了一群外强中干的废物,咸丰皇帝痛苦万分。正在手足无措的当口,这位爷突然想起了自己的表哥,时任镶白旗满洲都统,科尔沁札萨克多罗郡王僧格林沁;听说表哥手下的察哈尔蒙古骑兵因为远居塞外,当年剽悍敢斗的武风尚未泯灭,虽说僧格林沁之前从未指挥过大兵团作战,可眼下已经火烧眉毛,何不死马当活马医,侥幸一试呢。咸丰帝干脆把心一横,下旨以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为参赞大臣,总督四将军及察哈尔兵马,倾全力以保北京。

从后世来看,咸丰皇帝的眼光是很差劲的:他所信任的满洲将领诸如胜保和春等人都是草包庸才,频误人事;临终托孤八大臣,结果反被自己的皇后和弟弟一锅烩了;他宠爱的慈禧,更是导致大清亡国的祸首。然而本次他启用僧格林沁这一招险棋,却是赌对了!僧王的来头可不小。他于嘉庆十六年(1811)出生在蒙古科尔沁,姓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在蒙古诸部中归顺清朝较早,兼之出产美女,因此上世代与满清皇室联姻,清初脍炙人口的孝庄太后大玉儿,就是科尔沁的王族美女。据《蒙古世系》记载:僧格林沁是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二十六代孙,还是黄金家族的正宗传人。无奈金枝玉叶,也经不住雨打风吹去。僧格林沁的生父毕启虽是个名头响亮的台吉(小王子)却家徒四壁。不过他的儿子僧格林沁这小伙儿长得健壮精神,给全家带来了天大的福气。

道光五年(1825),第八世科尔沁扎克多罗郡王索特纳木多布斋病亡,因其无子,道光皇帝下旨科尔沁部推选亲族子弟为继承人,仪表非凡的僧格林沁被道光皇帝看中,从一个破落贵族摇身变成了郡王。由于索王的妻子庄敬公主是道光皇帝的亲姐姐,所以僧王又亲上加亲,成了道光帝的外甥。僧格林沁保持了塞外蒙古人直爽憨厚,朴实勇猛的个性,道光皇帝对这个干外甥十分喜爱。僧格林沁自入京后,长期担任皇帝侍卫,与道光、咸丰两帝接触相当密切,又因为善骑射,有膂力,二帝深为信任僧王,“出入禁闱,最被思眷“。嘉庆皇帝去世时义父索王被授为顾命大臣,道光皇帝去世时义子僧王也被授为顾命大臣,时称父子两托孤,在当时的宗室诸臣中被视为非常光荣的事情。


僧格林沁奉命出战林凤翔李开方时,北伐军已经因为前后临敌,且兵力不足的原因退守于静海、独流以坚守待援。僧格林沁虽贵为王爷,又是第一次出战。但出身贫寒的他晓得民间的疾苦,愿意接近士兵,对部下赏罚分明,士兵相当用命。僧格林沁亲率乐为己用的二万察哈尔骑兵在天津各县团练武装的配合下大举围攻静海、独流,在督战时往往是身先士卒,奋不顾身。这一点往好处说是起带头作用;往坏处就是有勇无谋了,从此这种指挥艺术就伴随了僧格林沁戎马生涯的一生。

北伐军作为太平军的精锐,战斗力极强,能攻善守,尤其擅长构筑栅垒地道,凭借工事顽强抵抗。僧格林沁猛攻数次后损兵折将,随后不得以采用马队紧迫不舍,步队掘濠围困的战术。而四万多太平军聚集在弹丸之地,给养十分困难;北方滴水成冰的严冬气候,让江南人为主力的太平军很难适应,不耐严寒加上不惯面食,强弩之末的北伐军形势逐渐窘迫。在坚守百天后,北伐军终因被困日久,援军不至于咸丰四年(1854)2月5日突围南走。适逢天降大雪道路泥泞导致冻伤病号较多而行动迟缓,北伐军在子牙河一带被僧军的精锐骑兵追上击败,丧失一万多人。这是北伐军的第一次大败,狂喜下的清廷授予僧格林沁“湍多巴图鲁”名号。得到嘉奖的僧格林沁再接再厉,在阜城一战打死了北伐军第三号人物吉文元,被困于阜城的林凤翔、李开芳冒死南下。由于消息不通,林凤翔率部坚守山东连镇,李开芳率六百骑兵突围南驰,想到达临清与曾立昌率领的太平军援军接上头。待到进入高唐州后,李开芳这才得知北伐援军已经失败。无奈之下,他只得率军据高唐死守。从此以后,林、李二人军分势单,只得各自为政,能拖一天就是一天。

僧格林沁趁机都督清军进攻连镇,却皆被林凤翔挫败,只得捡回以围代战的老法子,采用水淹诱降的计策和太平军论持久战,同时虚报战果以应付咸丰帝的斥责。林部太平军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坚守一年后粮弹告罄陷入绝境,僧格林沁方才在咸丰五年(1855)3月7日攻克连镇,为了泄愤,他将俘虏全部杀害,北伐主将林凤翔被送到北京凌迟处死。僧格林沁由科尔沁郡王晋升为博多勒噶台亲王。

随后,僧格林沁接替清将胜保率军包围高唐,令南路清军故作疏防之势,诱太平军突围;坚守此地的李开方情知林凤翔失败,一路闯关斩将到冯关屯,被僧格林沁率领的清兵围得水泄不通。僧格林沁故技重施,在两个月后的5月31日俘虏了李开方。北伐军至此全军覆没,太平天国自金田起义以来遭到了最严重的失利和挫折。清方总指挥僧格林沁声名大噪,咸丰皇帝见到八旗将领终于还有这么一位人才,自然是龙心大悦,重赏僧格林沁准的亲王爵位可以世袭罔替。

一时间僧王仿佛竟成了大清朝第一名将。

可惜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僧格林沁可以对付太平军的刀枪弓箭,却不一定能对付洋鬼子的洋枪洋炮。

电影《火烧圆明园》有一段讲到僧格林沁大胜英法联军,这确是史实。而德里松伯爵《翻译官手记》里的记载:“在八里桥激战时,桥口站着一个身材极为高大的鞑靼人,他看起来像是总司令(指僧格林沁)的旗手。他手执一面写有黑字的大黄旗,并且把这面旗帜不时指向所有的方向。此乃僧王之旗,所有官长的眼睛都注视着它,因为它正向全体中国军队下达着命令……此刻,全军精锐亲自保卫的那座桥也业已堆满尸体,然而这个鞑靼人尽管已孑然一身,却仍挺立在那里,可能正在传达僧王的最后命令。子弹、炮弹在他的周围呼呼作响,飞啸而过,而他却依然镇静不动。直到一枚霰弹把他击倒在地,于是大旗也向一旁倒去,随着它的旗杆而去的是一只紧紧抓住它的痉挛的手……”,这也是史实。可巧的是这两场战役都是僧王指挥的,虎头蛇尾,僧王他老人家是怎么搞的?

先说那场大胜,此战僧格林沁耍了一回小聪明:咸丰九年(1859)6月9日英法联军军先遣队在大沽登岸,见僧军正修筑工事,问:“你们是何许人也?”告曰:“民兵团练也”。联军再问:“咱们要开练吗?”答曰:“民团只用来防火防盗,不欲与贵军战”。又问:“听说僧王被贵国皇帝派来布防,人呢?”答曰:“不晓得”。这套由僧格林沁预先安排的问答,骗过了对方。随後,趁英法联军登陆,阵脚不稳之时,僧格林沁即令放炮,取得了击沉敌艇3艘,重创3艘,毙伤敌448人的伟大战果,在教科书里被誉为“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中为数不多的重大胜利”。咸丰一朝文武也深受鼓舞,以为洗雪国耻的日子即将来到,下定决心不再遵守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之后双方在通州会谈换约,因为英法代表不肯答应去北京时向中国皇帝叩拜,上上下下底气十足的清廷宣布谈判破裂。威名远扬的清方代表僧王直接把对方三十九人的使节团扣留,痛骂一顿蒙古三字经后解送刑部大狱,要让不懂规矩的洋人尝尝大清天牢的滋味。当时僧王骂一句,侍卫亲兵就重重敲一次英方代表巴夏礼的脑袋以示强调;另一个代表洛基干脆被清兵抓着头发和胡须在僧王的马肚子下和中国大地零距离接触;在押运途中,这些洋鬼子身上的金纽扣,金笔怀表之类的危险品也被清兵们管制没收。事后僧王的搭档载垣就扣留洋人使节一事上奏折说:“该夷巴夏礼能善用兵,各夷均听其指使,现已就擒,该夷兵心必乱,乘此剿办,谅可必操胜算”
英法联军彻底被激怒,于是,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僧格林沁碰上同一支洋军,却被杀得丢盔弃甲,几乎全军覆没,《火烧圆明园》八里桥之战那个令人痛心的画面就是当时战况的再生。主帅僧王见大势已去,却马上走为上了。英法联军随即攻进北京,圆明园被烧,大清朝又被迫签了个比《南京条约》更不平等的《北京条约》。这期间大沽大捷的英雄僧格林沁带着大军躲在北京西南地区休整,听任侵略军在圆明园、京城肆虐。在承德“避难山庄”的咸丰皇帝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只好诏令革除表哥的王爵和各项职务差使,而保留钦差大臣的职位戴罪立功,这就为僧王复出埋下了伏笔。

《北京条约》签订后的第十天,咸丰帝即开复了僧格林沁科尔沁郡王爵。因为洋鬼子虽然抢了东西定了条约,但他们毕竟离得远,这就叫疥癣之疾;太平军和捻军等武装在中国内地活跃,那才是心腹大患。清廷传统一向忌讳汉人统兵,眼见八旗子弟实在太不争气,咸丰皇帝只好矮子里拔高,再度把败军之将僧王提拔起来,命其统兵南下,正好杀杀汉军的气焰。

僧格林沁自然明白表弟的意思,但他新败之余,思“功”甚急,性情也变得愈加暴虐狂躁,喜怒无常。据说此时的僧王听取手下回报战况也要到处走动,一刻也坐不住。赞赏时不是割一大块肉塞进对方嘴里,就是端一大碗酒强迫别人喝光,发怒时则当众用马鞭抽打或冲到对方面前抽耳光拧辫子。这些做法搞得有教养有自尊的人才难以接受,干脆从僧王幕府不辞而别;倒是那些粗鲁的武人打心眼里佩服僧王:比如某太平军叛徒,投降后不久就在僧王麾下做到总兵,此人打仗时异常勇猛,炮弹击碎他手中的酒杯,不但不避,反而抓起椅子端坐在营房外高喊:向我开炮!这个叫陈国瑞的妙人就是僧王的超级粉丝。世人都知道僧王军内勇将不少,而且升官很快,不过这些提督、副都统、总兵等大将战死于阵前者数以十计,出名的能谋策士倒是闻所未闻。

咸丰皇帝病死后同治皇帝继位,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但此时在太平天国战场上,清军不得不依赖汉族的地方武装湘军淮军。慈禧在害怕汉人兵权过重这一点上和老公咸丰皇帝看法一致,有意扶植僧格林沁与曾图藩等人抗衡。湘军淮军每逢有败仗,慈禧对其统兵大员无不严旨申斥,唯独对僧王的队伍过往不咎。慈禧还下旨:“僧格林沁受三朝知遇之恩,宣力中外,功绩卓越,开复其博多勒噶台亲王爵“。僧格林沁受宠后格外卖力,率部奔战于山东、河南各地,力图报答西太后知遇之恩。

当时两淮一带频年水灾收成不好,清廷官吏不顾人民死活疯狂加税;为了应付二次鸦片战争在淮北征召青壮年农民当兵,签了北京条约后又将他们遣散,连安家费都不给,当地农民衣食无着,实在活不下去了。淮北民风强悍,民间素来有聚众打粮吃大户的规矩,叫做捻子,即聚而不散的意思。居则为民,聚则为捻,农忙则散处村落与平常无异,每逢灾年无食就自备器械骡马,在有威望的人带领下四出打粮。捻子们就这样在清廷的逼迫下被迫起事求活成为捻军。

咸丰五年秋,各路捻子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会盟,力量最大的捻子首领张乐行被推为大汉盟主。联合后的捻军建立五旗军制,用黄白红蓝黑五色旗区分军队。总黄旗主由张乐行自兼,总白旗主龚得树,总红旗主侯士维,总蓝旗主韩老万,总黑旗主苏天福。总旗下有大旗﹑小旗。每一旗主都有一个以宗族﹑亲戚﹑乡里关系结合起来的领导集团。然而捻军虽有军事经验,但素来散漫,毫无组织纪律性,因为受不了约束而不愿意和太平天国竭诚合作;各旗间互不统属,集团林立,不易离开本土,形成了它的分散性和落后性,只是个松散的宗族联盟而已,气势虽盛而纯系乌合之众。这样的队伍碰到打仗勇猛的僧王,就没有好果子吃了。同治三年(1863)僧格林沁率领清军攻陷捻军老营雉河集,捻军盟主,太平天国沃王张乐行父子被叛徒出卖,僧格林沁将他们全部凌迟处死,捻军其他重要将领或死或降,活动暂时陷入低潮。清廷再次嘉赏僧格林沁,可惜没什么新花样了,还是准其的亲王爵位可以世袭罔替。

以为捻军就此平定的僧格林沁企图用白色恐怖逼迫当地人民就范,他放纵军队劫掠屠杀,捻军老家血流成河。僧王的凶残行径激怒了捻军子弟。张乐行的侄子张宗禹多谋善断,他重新整合黄旗捻军余部,又与素来和张家不睦,作战勇敢的任化邦牛洛红等老捻军蓝旗将领尽弃前嫌,组成了新捻军。这只新捻军精诚团结,大家同仇敌忾,发誓向清军报仇。僧格林沁为他鲁莽行为付出了代价,待到同治四年太平天国失败,南方的湘军统帅曾国藩已经开始分批分期裁撤湘军了,北方的僧格林沁和他的马队却还被新捻军牵着鼻子走。

眼见曾国藩已攻占天京,声名正炽。僧格林沁亦欲有所表现,他趁势击败了天京失陷后军心涣散的西北太平军,扶王陈得才自杀,遵王赖文光帅太平天国余部与新捻军合流。僧格林沁仗着所部剽悍,加紧围剿新捻军,哪里吃紧奔战哪里。然而新捻军战术灵活,忽东忽西,僧格林沁胜而不能毕其功,败而对手复振。清廷见于此,只得命曾国藩及其湘军助战。而僧格林沁素来轻视汉军,不悦其来,一生谨小慎微的曾国藩也知道僧王难以合作,遂以“大帅三人驻四百里内,恐群盗轻朝廷”为理由拒绝出战,仅以湘、淮军一部归僧王指挥。而骄纵的僧王对这些部队也搁置不用,自领本部蒙古骑兵在黄淮大地上穷追捻军不舍。


曾国藩其实打心眼里鄙视有勇无谋的僧王,在江宁隔岸观火的他得知”僧格林沁督部追击数月,行程三千余里,部众劳累不堪,自己亦精疲力尽,常以酒解乏,跃马再追。甚至已数十日不离马鞍,手疲不能举马缰,以布带束腕系肩驭马。” 的战报后私下对幕僚们说:僧王只图近利,不谋远势,这么追下去的话,孙子兵法上说的好:必蹶上将军! 事实的发展不出曾国藩所料。同治五年,新捻军在山东菏泽以北的高楼寨一带精心设伏,准备决战,求战心切的僧格林沁硬生生闯入了包围圈。一战下来,僧王全军马队六千,步队二万四千几乎被消灭干净,连僧王的首级都被小捻童张皮绠砍下。这个十来岁的少年提着僧王的头,戴着僧王的三眼花翎,兴高采烈的远去。僧格林沁这个一生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莽将,结局竟是很没面子的死在一个孩子手里。击毙僧王的张皮绠,正是惨死在僧王手里的张乐行的后代。

“僧王所部骑兵最号八旗劲旅”,威震中外的八旗猛将僧王全军覆没,再无依靠的清廷只得眼看湘系曾国藩、淮系李鸿章的汉军全面取代八旗绿营而成为清朝的主要军力。这一政策变化,为辛亥年武昌首义爆发后南方各省的独立奠定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僧格林沁的死,也敲响了清廷败亡的丧钟。

clq
2007-8-20 16:18:34 发表 编辑

穆彰阿-道光最信用的首辅

道光皇帝旻宁熬到三十八岁才登上皇位,上台后执政三十年,其执政风格可概括为“老成持重、讳言变革”八个字。在这位爷的统治下,大清朝的政治风气越加萎靡,人才日益寥落。这一切,自然和道光皇帝的用人方法和执政风格有着莫大关系

道光皇帝登基后,第一件事是任命前朝老臣曹振镛为军机大臣兼武英殿大学士。清承明制,朝中不设宰相,内阁大学士有宰相之名而无宰相之实,军机大臣行宰相之实而无宰相之名。因此曹振镛是道光朝名副其实的宰相。

然而曹中堂却是个精于谄谀逢迎,性情模棱两可的老家伙。曹振镛的门生曾向老师请教做官诀窍,曹振镛的回答是:“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凭此奇谋妙计,曹振镛硬是平安无事的当了十五年首辅,“小心谨慎,一守文法,最被倚任”。

当时士林有《一剪梅》四首,形容清廷官场积弊,流传极广:
其一
仕途钻刺要精工,
京信常通,炭敬常丰。
莫谈时事逞英雄,
一味圆融,一味谦恭。
其二
大臣经济在从容,
莫显奇功,莫说精忠。
万般人事要朦胧,
驳也无庸,议也无庸。
其三
八方无事岁年丰,
国运方隆,官运方通。
大家赞襄要和衷,
好也弥缝,歹也弥缝。
其四
无灾无难到三公,
妻受荣封,子荫郎中。
流芳身后更无穷,
不谥文忠,也谥文恭。

道光十五年,八十一岁的曹振镛病死在领导岗位上。悲痛的道光皇帝御赐曹中堂谥号为文正。

曹振镛的后继,就是史称与道光皇帝最“有水乳之合”的穆彰阿。

穆彰阿是满洲镶蓝旗人,出身于官僚世家。嘉庆十年(1805年),穆彰阿高中进士,自此在仕途中青云直上。道光七年(1827年),穆彰阿进入军机处实习,不久授军机大臣,十年后升任首席军机大臣。这时的穆彰阿才五十五岁。

穆彰阿比起曹振镛来更擅长窥测道光皇帝的心理,进而施加自己的影响。加之又是满人,因此“终道光朝,恩眷不衰”,成为道光皇帝最信任的首辅大臣。“自嘉庆以来,典乡试三,典会试五。凡复试、殿试、朝考、教习庶吉士散馆考差、大考翰詹,无岁不与衡文之役。国史、玉牒、实录诸馆,皆为总裁。门生故吏遍于中外,知名之士多被援引,一时号曰‘穆党”

据《奴才小史》记载,顺德人罗惇衍,泾阳人张芾、昆明人何桂清三个人都是年纪不到20岁就中了进士,前途一片光明。张芾、何桂清很会做人,两人见到穆彰阿权势炙手可热,便前往穆府拉关系递帖子,为自己铺路。唯独年少气盛的罗惇衍绝足不登穆府。不久考评结束,三人都分配到了岗位,即所谓放差。罗惇衍去拜谢当朝另一位中堂潘世恩,潘世恩得知罗惇衍没有去拜见穆彰阿后大惊失色:“你没见穆中堂就先来见我,这下大好前程可完了。”潘世恩是有名的状元宰相,时为军机大臣兼东阁大学士,身居汉族大臣之首,资历远在穆彰阿之上。连他都这么说,可见老穆之专权骄横,已到了什么地步。果不其然,第二天突然传旨曰:罗惇衍年纪太轻,未可胜任,着毋庸前往,另派某去。”其实当时张芾十八岁,何桂清十七岁,二人均小于十九岁的罗惇衍。堂堂大清朝近三百年的科举时代,朝廷已经放差而收回成命者仅此一例,“广东蛮子”罗惇衍不幸中了头彩。

当然有与其相反的例子。

道光十八年,有个后世大名鼎鼎的人物中了进士,这个人的名字,叫曾国藩。本年会试的主考总裁,即是穆彰阿。张榜当晚,曾国藩依例登门拜谢。穆彰阿首次与曾国藩相见,对这个来自湖南的考生印象极佳,觉得其步履稳重,举止端庄,谈吐大方,是个朝廷大臣的样子。他有心多了解一些这位新人对内政外交的见解,便找些话题与之交谈起来。曾国藩虽然开始因为不了解这位满族大臣用意何在,有些诚惶诚恐,但很快便领悟到对方并无刁难挑剔之意,便无所顾忌地开怀畅谈,所谈内容恰合穆彰阿心意。曾国藩还说,殿试朝考期间,一批科举新贵心高气傲,妄论朝政,非议颇多,他们貌似爱国,实则对国家不负责任,难免不会成为清谈误国之辈。穆彰阿听曾国藩所说,越发感到自己没有看错人。欣慰之余,语重心长地叮嘱这个即将进入翰林院的新人:翰林院乃藏龙卧虎之地,朝廷宰辅之臣大半由此而出,足下进入之后,宜继续争先奋进,立志作国家栋梁之材。曾国藩一再拜谢穆彰阿知遇之恩。

有了穆彰阿做靠山,加上自己刻苦修业深造,曾国藩在翰林院果然一帆风顺、步步高升。不料道光二十三年,曾国藩突然碰上了翰林院大考翰詹。所谓大考翰詹,就是朝廷组织翰林院的翰林、詹事府的詹事们进行考试,通常六年举行一次。大考翰詹对翰林们来说非同小可,俗称“翰林出痘”。“出痘”就是出天花,在那个时代纯属听天由命之症,许多人过不了“出痘”这一关结果一命呜呼,翰林、詹事们将参加大考喻作“出痘”,十分准确形象。这一关过得好,往往官运亨通,青云直上,即便将来当不上总督、巡抚、大学士,也能弄个尚书、侍郎什么的干干,成为一二品大员;这一关过得孬,前程可就悬了,大凡会沦为“黑翰林”、“穷翰林”,原地踏步升官无门,一辈子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
本次大考距离上次仅隔四年,突然提前两年令曾国藩猝不及防。更惨的是三月初六日他才获悉本月初十日要举行大考。如此重要的考试,准备时间只有四天。考完后曾国藩就发觉有一大错,但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他痛责自己:“粗心至此,何以忝厕词垣哉!”自己都认为考得很糟糕 。所幸这次大考翰詹的总考官还是穆中堂。交卷之后,穆彰阿便暗示曾国藩这位门生索要其应试诗赋。曾国藩马上回住处将诗赋写好亲自送往穆府。成绩揭晓后,曾国藩考得了二等第一名的好成绩。
此前曾国藩的品位一直滞留在七品,此后则几乎年年升官,五年之后就到了二品。这一次拜访穆府,成为曾国藩在官场上迅速升迁的契机。

清朝遗老徐珂曾经在《清稗类抄》中对穆彰阿对曾国藩的提携做过生动的描述:穆彰阿在禀报新任翰林侍讲时,针对道光皇帝极重天伦的特点,特别禀报曾国藩家祖父母、父母、弟妹、妻子、儿女一应俱全,堪称有福之家。道光皇帝听后果然非常高兴,下旨叫曾国藩次日进殿觐见。
第二天,曾国藩进殿后,被带到一处往常未去过的房间等候宣召。可一直等到临下朝时,才有太监来通知,皇上有事,今日不见了,明日再来。曾国藩回到家中,觉得其中有异,连忙去座师穆府求教。穆彰阿沉思片刻,明白了皇上的用意,问曾国藩道:“是否留意了房中摆设,特别是墙上的字画”。尚未精通为官之道的曾国藩摇头说:只等皇上召见,哪还注意那些。穆彰阿失望道:“机缘可惜。”立刻吩咐自己的仆人说:“你速去拿四百两银子交给某公公为谢礼,求他将宫中某处壁间悬挂字画上的文字抄录下来带回。”当天夜里,穆彰阿令曾国藩将所录文字熟记于心。曾国藩虽未懂其中奥妙,仍老老实实照办了。次日道光皇帝召见曾国藩时,问及那间房里的字画上所书的大清祖宗历朝圣训,曾国藩顿时恍然大悟。他既佩服穆彰阿的料事如神,更为其对自己的关照而感动万分,心想:要不是穆彰阿,自己对皇上的问话无言以对,说不准会怎么样呢!如今自然是口若悬河,对答如流。道光帝不由得大喜,特下诏谕穆彰阿曰:“汝言曾某遇事留心,诚然。”从此,曾国藩便“骎骎然向用矣”

曾国藩从一个尚算清正的小京官爬到侍郎高位,此后更成为大清朝“中兴”的顶梁柱,发掘他的穆彰阿功不可没。后人称穆彰阿“在位二十年,亦爱才,亦不大贪,惟性巧佞,以欺罔蒙蔽为务”,这句评语还是很中肯的。

道光二十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眼见英国政府组织的鸦片走私对中国危害越来越严重,上书力陈烟禁特别是杜绝鸦片来源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道忠心耿耿的奏章终于打动了一生以来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道光皇帝, 举棋不定的皇上终于认识到严禁鸦片走私对大清朝统治基础稳定的紧急性和必要性,被迫接受林则徐的严禁主张,决定禁烟。
但是鸦片走私贸易和大清朝各级官吏之间的利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首辅穆彰阿,一直以来他包庇鸦片走私和主管官吏的层层受贿,向来阻挠禁烟;道光帝授予林则徐以禁烟钦差大臣的大权后,老穆对断了自己大部分财源又分了帝宠的林则徐深为痛恨嫉妒;他虽不敢公然反对禁烟,暗地里却伺机进行打击破坏。

在英国侵略者挑起鸦片战争后,穆彰阿持消极态度,反对向英军进行自卫反抗;由于英军在林则徐邓廷桢坐镇的两广福建一带占不到便宜,便兴军北上,江浙两地经历了千年来从未有之新变局的天朝上国将官在战争中屡战屡败。每当内阁收到一次败仗警报,穆彰阿就“相顾曰:‘如何!’”意思是我本来就说不要开打嘛,现在不出本公所料吧,以诸葛之亮的气质自居。

待英军兵临南京城下,直接威胁大清朝的经济生命线漕运的时候,穆彰阿窥测到道光帝“意移厌兵”,便以“开兵衅”的罪名加给林则徐,主张向英国侵略者求和,促使道光帝“罢林则徐,以琦善代之。”林则徐、邓廷桢被远戍伊犁,在台湾坚持抗英斗争的姚莹、达洪阿被革职押解进京,都与他从中陷害有关。战后,穆彰阿不仅劝说道光帝接受英国侵略者所提出的全部无耻要求,更进一步主持战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当时的爱国士人曾赋诗道:“海外方求战,朝端竟议和,将军伊里布,宰相穆彰阿。”

内阁中素有重名的大学士王鼎自始至终坚决反对穆彰阿的卖国行为,在抗议无效后愤慨的老先生身怀劾奏穆彰阿误国的遗疏在家里上吊自尽,冀以打动道光皇帝。可惜事发后拿到王鼎遗疏的军机章京陈孚恩是穆党的人,穆彰阿命令陈孚恩将原稿毁灭后伪造成不痛不痒的遗疏上奏;自己向道光皇帝报告王鼎是因为暴病而死;同时派门生张芾(即前文那位泾阳进士)带千金买通王鼎之子王沆,威胁他不得泄露实情。诸事搞定后,穆彰阿冷不丁在军机处当众问陈孚恩道:“王阁老病逝一事,却听说最近京中流传着其它说法,陈君一手经理此事,不知道对此有何看法?”陈孚恩不明白穆中堂的意思,一时间张口结舌,只得默不作声。在座诸王公大臣面面相觑之余也一起装聋作哑。陈孚恩回家后以为穆彰阿将要灭口,害怕得要自杀;不料等待他的却是升官布告,大喜之下急忙去穆府拜谢。穆彰阿对跪在地上的陈孚恩大笑道:“昨天我正是为你分谤罢了,你如果说没什么,那些闲言碎语不也就消停了嘛。”当时京师的读书人都知道王鼎死因,因为害怕大祸临头,竟然相互警告不要议论这件事。丝毫不知王阁老之死真相的道光皇帝感动于穆中堂的善解人意,仍然对其信任有加。

可惜好景不长。等到一意爱护穆彰阿的道光皇帝在奇耻大辱中翘了辫子后,主张和议的老穆顿时成为全中国人的众矢之的。刚刚继位的咸丰皇帝也厌恶他多年把持朝政,于己不利,为了收取人心,趁机宣布将穆彰阿革职,永不叙用。

然而穆彰阿党羽众多,势力盘根错节,难以全部清除,他昔年的弟子曾国藩等人更是频频探望这位老师,提携照顾老师的后人。

真是:你大清朝虽然中落,却奈我老穆家何?

clq
2007-8-20 16:18:54 发表 编辑

洪承畴:伤心的贰臣

崇祯十五年(1641),明清在关外最后一次决定双方命运的大会战,持续了三年之久的松山之战结束。清军大获全胜,而明军十三万人全军覆没不说,崇祯皇帝倚为干城,天下士子向往的楷模,明方前敌总指挥洪承畴大人竟也殉国了。不单皇上专门为洪承畴在京师招魂七天,做了祭文来追悼他,很多名流学子都是眼含热泪的做了诗词文章来纪念洪大人,大明全国上下一派“人之云亡,邦国殄瘁”的凄惨景象。直到数年后大清摄政王多尔衮进入北京,善良的人们才发现洪大人原来没死,此后带领大清灭明的引路人恰恰就是这位洪大人!

明清鼎革之际,洪承畴的确是个很重要的人物,此人绝对是个值得一提的角色。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出生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人。洪承畴虽说出身书香世家,在他这一世家道已经中落。洪承畴童年曾入学读书,十一岁时因家境贫寒辍学。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此就在家帮母亲做豆干,每天清晨还要走街串巷叫卖豆干。当时与洪家同宗的洪启胤办私塾,洪承畴叫卖豆干之余常在私塾外听课,偶尔也帮学生做对子。洪启胤发现这个远房侄子极有天份,慧眼识才的他决定免费收洪承畴为徒。

洪承畴重返学校后学习用功,博览群书。洪启胤的《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孙子兵法》等书都被他借来认真研读,从小就表现了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深深赏识此子的洪启胤在洪承畴的一篇作文中批下“家驹千里,国石万钧”的评语。

万历四十四年(1615),十年寒窗苦读的洪承畴得中进士,被分配到陕西做基层干部。本来像他这样没什么官方背景的人基本上只能埋没在茫茫众人之中,做与刀笔打一辈子交道的小吏,再往上爬只怕比登天还难。适逢明末乱世,出现了大户人家都不愿意为官的情况,除非自己愿意接受要么被造反的老百姓杀死,要么因为镇压失败被朝庭处死这两个风险冒死当官,洪承畴这样平民出身而有才能的小吏终于把握住了机会。

明末吏治本就腐败不堪,为了与新兴的满清作战又大肆加税,在各级贪官污吏的克扣追加下终于导致经济破产,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压迫剥削日益严重。陕西本来就以贫困出名,天时大旱,民不聊生下纷纷揭竿而起;一部份官军边兵因缺饷哗变,亦加入义军成为骨干力量。崇祯元年(1628年)至崇祯三年,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人先后起义,陕西境内的一百多支农民军逐渐成为明廷的心腹大患。

洪承畴虽是书生,却以知兵著称,多次以相当老辣的手法绞杀农民起义,他统领的军队名气也越来越大,被明廷称作“洪兵”。崇祯三年,洪承畴被破格提拔为延绥巡抚,次年,升任陕西三边总督,七年,加兵部尚书衔兼管三边军务,升官的速度在同僚中简直像坐上了火箭一样,不过洪承畴可是有真本事的。崇祯十一年,洪承畴在潼关南原设伏,大破李自成部农民军,惨败的李自成仅率百余人逃入商洛山中。南园之战是明末政府军对农民军的唯一一次大捷,也是最后一次。

崇祯十一年(1638年)九月,清军分两路攻破明兵部侍郎吴阿衡监督的长城防线,入侵中原。身在河北高阳原籍的退休大学士孙承宗全家壮烈牺牲,宣大总督卢象升在巨鹿阵亡殉国。各地明军避不敢战,清军连下华北四十多座城池,甚至攻入济南,俘虏了崇祯皇帝的堂兄弟德王,直到次年三月才带着大量女子财物乐颠颠的返回辽东老家。犹如惊弓之鸟的崇祯皇帝不得不从内战前线急招洪承畴帅所部洪军勤王,到京后,洪承畴被任命为蓟辽总督,在一线主持对清军作战事务,从此再也没有回到陕西,一直到松山大战兵败降清。

松山之战后,明朝已经完全无法应付明清辽东战局,关外重镇除宁远一地外,全部落入清军手中。皇太极在战后自负地说:“取北京如伐大树,先从两边砍,则大树自仆。现在明朝精兵已尽,我再四周纵掠,北京一定可得。”崇祯十五年10月,皇太极派贝勒阿尔泰率清军入关,大扰河北、山东,攻破三府十八州六十七县,俘人口三十六万,牲畜五十余万头,战果较前次更为辉煌。而中原的李自成张献忠部农民军也趁着明军实力大降的良机迅速发展壮大,原本处于攻势的明军失去了主动地位。在清军与农民军两大势力东西交攻之下,明朝已处于覆灭的前夕。由此可见松山之败对于明朝的严重影响,作为此战总指挥的洪承畴似乎难逃其咎。

然而说句良心话,要让洪先生背整个黑锅倒也冤枉了他。洪承畴精通兵法,带兵作战很讲究持重之道,不打无把握之仗,事不万全绝不轻易出击。松山之战洪所率领的明军,是由八个边镇临时调集起来的。兵虽是精兵,但明末的将帅的骄横是出了名的,临阵不一定服从洪承畴的号令,这是洪承畴难以充分发挥指挥才能的最大障碍。因此,洪承畴主张在军中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而后徐徐逼近清军,且战且守,待抓住敌人的漏洞后决一死战必得成功。

可惜在财政上已经走入死胡同,全盘陷入加税-逼反农民-为镇压再加税-再逼反更多农民这一死结的明廷可坐不住了。架不住顶头上司兵部尚书陈新甲和大老板崇祯催命鬼似的逼迫,被迫匆忙出征的洪承畴最终落了个大败亏输的结果。崇祯皇帝刚愎自用,还是认识不到自己的致命错误,在同年九月又逼迫三边总督孙传庭出师与闯王李自成决战,结果如出一辙的葬送了明廷在中原的最后一只政府军主力,这是后话。

松山之战后,洪承畴的副手辽东巡抚邱民仰,还在陕西时就一直追随的老部下总兵曹变蛟都不屈被杀,而深受崇祯皇帝眷顾的洪承畴却变节降清,当时的人对此是非常不齿的。关于洪先生降清的经过,民间是这么流传的:清帝皇太极深知被俘的洪承畴先生对中原之地理、物情、民俗、世态了如指掌,军力布防也是烂熟于胸,一心想将他收为己用,可是虽然不断派说客辩士劝洪先生剃发易服,洪却一一拒绝并绝食明志。

皇太极头痛之极,下诏谓有人能招降洪承畴先生的大大有赏。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洪承畴的旧仆金升报告皇太极说自己主人性情刚烈,是越顶越犟的毛驴脾气,唯独生平最爱美女,不妨从此处着手。皇太极立刻下令全国搜罗美女送到洪先生面前,谁知洪大忠臣瞧都不瞧,依旧绝食等死。无计可施的皇太极回到寝宫休息,不停的长吁短赞,心细如发的孝庄后大玉儿见状便上前询问,得知原因后竟毛遂自荐要亲自上阵施展美人计,皇太极本是个豁达大度的英雄,知道国事重于家事的轻重利害,毅然准奏放行。

却说大玉儿打扮一番,换了平常装束,带了一壶参汤秘密出宫来到洪承畴的禁闭之处,见到洪先生正闭目危坐,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态,便吹气如兰声喉婉转的叫醒洪先生,惊艳的洪承畴见到面前这位倾国佳人立刻放弃本来的矜持,逐步落入桃色陷阱。一口饮尽参汤后,一个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英雄豪杰,没有裹尸于战场之上,殉节于刀斧之上,竟然堕落在裙带之中。天亮后,为万民敬仰,享受国葬待遇的大明督师洪承畴就与大清皇后含笑携手入朝参见新主子皇太极去了。
这则香艳的段子当然是无稽之谈,最简单的是一代皇后大玉儿是科尔沁部的蒙古人,没有证据表明她会说汉语,洪老先生显然也不会说蒙古语,双方是怎么交流的?难道大玉儿一进去就把灯吹了?或者全凭肢体语言么?

实际上洪承畴在降清之前确与皇太极曾有一番做作,真实情况是这样:皇太极为今后逐鹿中原计,欲收服洪承畴,便下旨以礼护送洪承畴回京,杀同时被俘的巡抚邱民仰等人——这就叫杀鸡儆猴。雄才大略的洪承畴自然没有上当,他可不想把自己卖得这么便宜。到得盛京的软禁处,洪承畴披发光脚,一言不发——这也是故意的,他要试探皇太极的态度,以便讨价还价。等到范文程来劝降,洪承畴发挥表演天赋,大声咆哮只求速死,范文程则不动声色。直到范文程能够客客气气的与其探讨国家大事之际,梁上一块燕泥掉在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一看机会来了,一面回答,一面很仔细地拂去燕泥,拂了又拂,唯恐沾污了衣服似的。范文程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回奏皇太极说:“洪承畴一定不会死。他对他的衣服尚且如此爱惜,何况他的性命?”其实,洪承畴早就想投降了,只是说不出口,借此机会表露本心且加重砝码而已。于是乎后来就有了清史稿中“上自临视,解所御貂裘衣之曰:‘先生得无寒乎?’承畴瞠视久,叹曰:‘真命世之主也!’乃叩头请降”的记载。洪承畴混迹官场数十年,为官之道自然是滚瓜烂熟。从其能在关键时刻大胆抛弃原则的作为来看,是厚黑学中一等一的高手。从这出丑剧很明显就能看出洪先生并不打算用生命来捍卫大义。

投诚后的洪承畴迅速向大清表示忠心,积极为清朝吞并明朝出谋划策。在得知闯王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皇帝煤山自缢后,洪承畴立刻向摄政王多尔衮主张立刻入关,制定了清军入关后首要任务是追剿李自成等农民军,其次才是消灭南明势力的国策;清军入关后,洪承畴的建议被作为上谕公开通令内外;洪承畴利用自己的感召力,把门生故旧都网罗到清政权的旗下;针对顺治皇帝只信喇嘛不尊孔孟的行为,洪承畴循循善诱,使大清皇上了解了团结汉族读书人的必要性,为满汉地主阶级的全面合流打下基础;三个南明政权,更是被洪承畴亲手搞垮了两个:洪承畴劝降了福建地方实权派郑芝龙(郑成功的父亲),导致颇有作为的隆武帝朱聿键惶急逃亡,结果在汀州与清军遭遇遇难;至于永历政权,洪承畴招降了张献忠的义子,南明秦王孙可望,彻底为清军全面扫平云贵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洪承畴的谋划,清朝是很难消灭南明最后的希望,由李定国将军(孙可望义弟)率领的大西军余部的。

由此看来,洪承畴在清朝汉官的开国功劳中可以不做第二人想,其功劳犹在“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大王之上!

洪承畴在前明深受宠任,从一介寒士做到了三军统帅的高位;大明朝对不起老百姓,绝对没有对不起洪承畴。洪大人认了新主子后就翻脸不认人,将自己老东家的家业尽毁,后人赶尽杀绝,斩草除根。即使现在看来明朝的灭亡是大势所趋,但洪承畴所投靠的满清在明朝而言是异族敌国,明末的中国人切齿痛恨洪承畴的叛卖行径。

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清豫亲王多铎率师攻占南京,弘光帝被俘,南明弘光政权覆灭。摄政王多尔衮被胜利冲昏头脑,认为大明天下不足平定,悍然下达了伤害汉族人民感情的“剃发令”,“反对者,杀无赦”。这一带有强烈民族征服性质的命令,立即激起本已降清的江南人民的强烈反抗,抗清浪潮风起云涌。情急下多尔衮忙派熟悉中原故事的洪承畴取代多铎,授予“招抚江南各省总督军务大学士”,敕赐便宜行事。

洪承畴受命招抚江南后,卖力的镇压屠杀江南抗清义军,遭到抗清人士的一致唾骂和谴责。洪承畴早年的门生,一位叫金正希的读书人来到南京拜见洪承畴,说是“有篇文章请老师指点指点”。岂料洪大人多年兵戎厌听文事,托以目疾“看不清”。金正希说:“不妨。学生读给老师听。”于是当众展卷,大声朗诵的竟是《崇祯皇帝御制悼洪经略文》,洪老师大为羞怒。南明隆武朝大学士黄道周是洪承畴的南安老乡,其时也兵败被俘,关在南京监狱。洪承畴企图依靠旧日情分劝黄道周降清,百般利诱下黄老先生只是掩耳大叫:“你别骗我,我根本不相信洪亨九会投降!你这个洪承畴一定是冒牌货、是假的!哪有像洪亨九那样受恩深重的人会投降的!你们一定搞错了!”这两件扫兴事出来,金黄二人同日赴难。像这样或当面痛骂,或暗地恶心洪大人的义士尚有少年英雄夏完淳等多人,恼羞成怒的洪承畴对此毫不留情,一概处以极刑。他下这般毒手,自然引人侧目。有人就悄悄在洪家府门贴了一幅对联,上联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联是“孝悌忠信礼义廉”,暗喻“忘八无耻”,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

洪承畴的家人没有洪大人那么高的政治道行,只有把民族大义摆在第一位的朴素思想。南安民间传说:洪承畴曾经特地派人奉迎老母北上,说是要好好尽一番孝思。奉派迎接的人到达南安,洪母居然束装就道,一副真准备去接受儿子奉养的架势。乡里乡亲,无不诧异:以洪母之为人正派,何以会一改素节呢?哪知洪老太太到京一下车,看见跪迎的儿子,抡起枣木拐杖夹头夹脑就打,口中骂道:“你这个不孝的畜生!我七十多岁了,你教我到旗下来当老妈子?我打死你,替天下人除害。”原来,洪承畴自降清后,编入汉军镶黄旗;清朝规定旗下命妇必须轮番入侍太后,所以洪老太太这样子借题发挥的开骂。洪承畴的三弟洪承畯是位大书法家,他对大哥降清后杀害同胞的无耻行为极为不满,兄弟俩吵闹反目后洪承畴竟然想杀掉弟弟。洪承畯逃回老家,洪承畴率众追杀,至泉州西隅莲心庵,看到洪承畯写的一块“大无良心”的木牌,感到无地自容,才返回南京。据传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悬挂的“大乘莲心”这块牌匾就是当年洪承畯所写的。

洪承畴在明清两朝为官几十年,只有在顺治八年因送母才回过南安一次。明朝的时候他官务繁忙确实没有多少时间,为什么清朝定鼎中原后,洪承畴在南京当五省经略的高官时还不衣锦还乡呢。由此可推测当时洪承畴在家乡的狼狈处境,他对外人可以狠心下黑手,毕竟不敢对邻居街坊做的太过分。

尽管洪大人为大清吃了秤砣铁了心,而清廷对待这位大功臣却是相当吝啬的。所谓“大功不赏”,洪承畴辛劳多年,顺治皇帝原来答应的“不吝封王之赏”也不兑现,直到顺治皇帝临死前洪承畴才得到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准予世袭四次。这个爵位在清代编制中排在倒数第四,连公侯伯子男五等爵都没有进去。洪承畴在南京的日子就过的十分憋屈,身边监视他的八旗将领巴山多次捕风捉影的向顺治皇帝和摄政王多尔衮打小报告,搞得洪经略苦不堪言,如履薄冰。洪大人似乎也是憋了一肚子的火,后来吴三桂开府云南后曾经向他请教治国方针,洪承畴幽幽地说了一句:汝不可使云南一日无事也。

康熙四年,鞠躬尽瘁的洪承畴病死。朝廷给予的丧葬规格相当一般,悼词中还语多讥讽。到了乾隆年间,清廷编撰《清史列传》,乾隆皇帝竟下令:洪承畴大节有亏,列为贰臣,永为后世警戒。这实际上是告诫大家侍奉朝廷都要忠心,不要向那个名声极坏的洪承畴学习。就这样,在汉高祖刘邦施展赏仇敌季布诛恩人丁公之帝王术的两千年后,学会了汉族统治阶级腐朽权术的清朝皇帝再度上演了同样精彩的一出大戏。洪大人生前声名因为对大清朝的贡献而毁于一旦,其誓死效忠的这个朝廷居然还为了拉拢人心,把死人当成反面典型进行批判,洪大人的身后英名也彻底完蛋。

洪承畴文武双全谋略过人,在明末的大臣中是不可多得的良才。然而在气节方面的表现实在差劲,至今人们仍对他骂声不绝。

身处明清易代那样天崩地裂的大时代,生存还是死亡,这实在是一个难题呵。


总数:4 页次:1/1 首页 尾页  


发表评论:
文本/html模式切换 插入图片 文本/html模式切换


附件:




Copyright © 2005-2012 CLQ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

CLQ工作室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