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用户中心() [退出] 后台管理 注册
 

热门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军事文摘 >> 军事文摘 >> 主题: 长平之战历史意义质疑[zt]
标题 长平之战历史意义质疑[zt]
我是马甲
浏览(1051) 2007-08-22 15:48:00 发表 编辑

关键字:

插标卖首尔 主题: (原创)长平之战历史意义质疑

来自 http://sonicbbs.eastday.com/topicdisplay_safe.asp?TopicID=1834866&Page=1&BoardID=16

发表时间: 2007-1-24 21:40:08 编辑 引用回复 留言 举报 表扬 底层


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大战,学界多认为此战重创了最后一个可与秦抗衡的军事强国,是奠定秦统一基础的关键性战役。如靳生禾、谢鸿喜先生认为“战国秦赵长平之战,是几千年中国古代史上规模首屈一指的战役,是由春秋、战国五百年列国林立、割据混战,过渡到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决定性战役”(《长平之战:中国古代最大战役之研究》)。长平之战虽以秦大破赵告终,但评价一次战役,还应在这场战争的整体背景下分析。西方著名的坎尼之战固然是战争史上的经典之作,但对于政治局势却未有根本性的影响,迦太基最终战败更使坎尼的成果化为乌有。长平之战亦不能孤立地看待,此战只是秦与东方诸侯围绕上党和邯郸地区长达九年攻防战之一役,因此有必要考察整场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公元前266年范雎相秦,制定了首先收韩的战略,次年秦军向韩发动进攻,拉开了九年大战的序幕,这场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前265—262年,秦-韩阶段。前265年,秦攻韩拔少曲、高平;前264年,拔陉城等九城;前263年,攻南阳太行道,绝之;前262年,取野王,秦“北断太行之道”的目标达到,切断了上党与韩本部的交通。
二、前262—259年,秦-赵阶段。韩桓惠王令上当郡守靳降秦,靳誓死抵抗,拒不执行,韩王命冯亭代之,冯亭到任后却以上党降赵,形势骤然改变。赵受上党,进驻战略重镇长平,秦赵宣战。经过三年战斗,前260年秦武安君白起在最后决战中合围歼灭了赵军主力。秦军进而攻取了太原和上党地区。
三、前259—256年,魏、楚救赵阶段。秦昭王采纳范雎“秦兵劳,请许韩、赵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的建议,与赵议和。赵以“秦倦而归”背约拒绝割地,九月秦再发兵攻邯郸,前257年魏信陵君、楚景阳率兵救赵,解邯郸之围并反攻到河东,次年赵亦夺回太原郡,主要战事至此结束。
综观这场战争,秦虽在长平歼灭赵军大部有生力量,一度形势极为有利,但秦昭王没有直下邯郸而是许赵割地以和,给了赵喘息之机,诸侯联军最终击溃秦军并反攻秦本土,长平之胜的成果实因邯郸之败而丧失殆尽。结果是秦不仅没有取得韩上党,反而丧失了河东的部分土地,几年后连东方的陶郡也被魏攻占,终无所获。
战争中秦的国力损耗极大。齐国败破后秦肆无忌惮地大举东进,攻陷鄢郢、数围大梁、侵掠韩赵,20多年中几乎每年都有大规模战事,而前257至前250年长达七年的时间中却只有两次较大的军事行动,一次是前256年攻韩赵灭西周,此举恐怕也主要为挽救国民信心,战果多半是被夸大了,难以理解秦军既有斩韩军四万、斩俘赵军九万的实力,却在此后多年中无所作为,此外就是前254年对魏的一次惩罚性行动了。秦不仅扩张势头大为减弱,昭王还忧虑道“吾恐楚之图秦也”“内无良将而外多敌国,吾是以忧”(《范雎蔡泽列传》)。前254年秦推行“吏谁从军”制度,征召部分低级官吏入伍,可能是出现了兵源不足的情况。秦实力消耗巨大却无所获,不可谓之战胜。
魏在前354至前352年大举攻赵,虽力克邯郸但迫于诸侯压力又归还于赵。时人评论“围邯郸三年而弗能取,士民罢潞,国家空虚,天下之兵四至,众庶诽谤,诸侯不誉。谢於翟翦,而更听其谋,社稷乃存。名宝散出,土地四削,魏国从此衰矣。”(《吕氏春秋•不屈》)。秦也显示出了类似颓兆,大多是由于地理条件和国际环境的有利,才没有重蹈魏的覆辙。
诚然赵国在此战中元气大伤,但不应对赵的损失做过高估计,古代国家在战败后衰落,大致是几个原因:1、主权、领土、军力、人力、财力的直接损失;2、战败导致派系争斗和地方分裂势力抬头;3、国际环境恶化,外敌入侵。赵虽在长平惨败,但主权未有损害,土地也未被秦割占,只有与燕接界处的武垣叛赵归燕,领土损失轻微。人力的损失固然巨大,但倘若秦军不利用这个良机,人口还是可再生的。国内政治方面,赵国“主折节以下其臣,臣推体以下死士,至于平原君之属,皆令妻妾补缝于行伍之间,臣人一心,上下同力”,不仅没有出现内争,反而团结的更紧了。外敌亦没有乘虚而入,燕国虽曾攻赵,但已是长平战后近十年的事了。
从此后的形势发展看,赵国的恢复也是比较快的。前251年已有大破燕军的实力,此后亦曾攻掠燕、齐。即使在数十年后秦发起总攻的最后关头,赵国仍有相当的抵抗力量,李牧先后在肥和番吾击破秦军,以至于秦不得不行反间。智者千虑一失,学者多半只看到了赵的战场损失,却未从战略角度科学地估量赵的实际损失,长平对赵的打击虽然沉重,却远非致命的。
另外,关于长平之战赵军的损失数,已多有学者对《史记》的记载提出质疑,冷兵器时代在一个战场投入数十万大军几乎是不可能的,长平山区能否允许这么大规模的部队展开和运动也很成问题。靳生禾、谢鸿喜先生进行实地考察后考证出了秦攻赵的进军路线,其中相当部分为崎岖山路,难以运送兵力,史念海先生以为“有困难还要进军,显示出秦国进行这次战争的决心”,可事实是这恰恰证明秦军不可能有太大规模。如果我们相信《史记》的全部细节,也不能不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赵军不可能有45万之众,秦军亦没有同样的量级。《史记》载赵军战损五万人,处于有利态势且据垒固守的秦军损失不可能多于此数,考虑到五万人中还包括三年前期战斗的阵亡数,秦军损失还要更少。以白起言“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白起王翦列传》推算,秦军总数尚不足十万。所谓“死者过半”当是夸张的说法,但数万人的损失对秦军已是沉重打击,确属无疑,由此也可见秦、赵军数不会太多。
事实上,赵国的衰落,并不似齐国从顶峰上骤然跌落,而是类似楚国的情况,是一步步削弱的结果。长平之战只是其中的一步,更重要的是赵燕战争大大地牵制和消耗了赵国。前251至249年燕赵大战,秦乘机攻取了赵的太原;前248年赵攻燕,秦乘虚而入攻取了赵榆次、新城、狼孟等三十七城;前237年秦佯装默许赵攻燕,却乘机攻占了赵的漳水流域和河间地区,至此赵国版图大大缩小,遭到极大削弱,加之秦早已据有河内,又再次占有上党地区,完成了对冀南平原的战略包围,缺少的只是对邯郸的最后一击了。因此,赵燕战争和秦取上党才是削弱赵国的关键步骤,赵虽在长平遭到打击,但若以为从此衰落,却言过其实了。过高估计长平之战的历史意义,以至当作奠定秦统一基础的决定性战役,并不合适。

主要参考文献:
[1]史记,(汉)司马迁,北京:中华书局,1985。
[2]战国史,杨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3]长平之战:中国古代最大战役之研究,靳生禾、谢鸿喜,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
[4]战国史系年辑证,缪文远,成都:巴蜀书社,1997。


总数:0 页次:1/0 首页 尾页  


发表评论:
文本/html模式切换 插入图片 文本/html模式切换


附件:




Copyright © 2005-2012 CLQ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

CLQ工作室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