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录 用户中心() [退出] 后台管理 注册 |
热门搜索: |
您的位置:首页 >> 军事文摘 >> 军事文摘 >> 主题: SC上的妙文 |
标题 | SC上的妙文 |
clq |
浏览(4232)
2005-12-01 17:02:03 发表
编辑
关键字: 此文由 朱凯徐静 发表: 兄弟们别争拉!两边的弟兄一起到倭岛上空争锋才是正事~在海峡上争个P啊! |
clq |
2005-12-1 17:02:19 发表
编辑
如风飞雨 二等兵【2】 发表时间: 2005-11-30 11:18:04编辑引用回复留言举报 -------------------------------------------------------------------------------- 央视拍辫子戏,歌颂我大清的样板戏还是有一套的马 |
clq |
2006-1-2 19:50:15 发表
编辑
hokum2000 发表时间: 2006-1-2 0:04:18 编辑 引用回复 留言 这个还是比较先进 棒子终于有飞机可以直接到北京投诚的飞机了 |
clq |
2006-1-2 19:51:34 发表
编辑
鄂鱼 发表时间: 2005-12-9 11:31:00 编辑 引用回复 留言 让这个混蛋游到台湾去,再提着阿扁游回来!!! |
clq |
2006-1-23 20:18:10 发表
编辑
Mercury 发表时间: 2006-1-23 19:13:19 编辑 引用回复 留言 其实所有的日本产品在中国都可以改作军事用途,希望日本政府果断处理此类危害日本国家安全的行为,停止向中国出口一切日本产品,拜托啦!!! |
clq |
2006-2-8 19:20:01 发表
编辑
残剑 发表时间: 2006-2-7 9:45:58 编辑 引用回复 留言 据说有个哈尔滨人来桂林工作,到了冬天撑不住跑回去了 -------------------------------------------------- http://sonicbbs.eastday.com/topicdisplay_safe.asp?TopicID=1314333&BoardID=4&Page=1&TopicPage=2 [s:9] [s:10] 开...开..开什么玩笑 |
clq |
2006-3-9 23:37:09 发表
编辑
ripperzhang 发表时间: 2006-3-9 19:22:06 编辑 引用回复 留言 此文由 lonelysniper 发表: 此文由 pour 发表: 此文由 战车 发表: 马戏团~~~ 给我们一架F-35 我们会给世界一个惊喜 牛皮吹大了.你以为国人的模仿能力真登峰造极了不成? 我现在给你一个cpu,你能造一个出来不? cpu要看工艺了,不过把你克隆成一头牛应该难不倒中国生物科技人员 |
clq |
2006-3-20 19:28:00 发表
编辑
狙击手教官 发表时间: 2006-3-18 20:43:20 编辑 引用回复 留言 此文由 riva 发表: 此文由 aif2 发表: 此文由 wronger 发表: 印尼不是使用FAL么?后来换了FNC? 印尼由于“那次事件”被制裁,FNC零件供应都断了粮,所以从我国买5.56版56! 天朝居然肯卖! 可见国际政治是利益永恒! 排华那次吗?讽刺阿。 |
clq |
2006-5-6 23:17:31 发表
编辑
GOOD8848 发表时间: 2006-5-5 20:41:02编辑引用回复留言举报 -------------------------------------------------------------------------------- 其实俺一直在思考---穿了增压服之类的全身服装后,某处骚痒咋办?特别是危机关头 |
clq |
2006-5-28 21:20:31 发表
编辑
我赠美人韭菜花 发表时间: 2006-5-26 10:32:15编辑引用回复留言举报 -------------------------------------------------------------------------------- 此文由 火星叔叔马丁 发表: 此文由 loyi337 发表: 中國洲際核導彈密聞(華棣被捕詳情) www.SonicBBS.com 中國以“泄露國家机密”罪逮捕了華棣。華棣一九六○年畢業于莫斯科航空學院火箭發 動机系,回國后在國防部第五院現航空航天部第一研究院從事火箭、導彈技術研究長達24 年,1970年代因為參加中國第一代衛星以及洲際彈道導彈的研究有功而榮獲國家突出貢獻 獎。一九八六年以后,華棣幵始從事社會科學的研究。先后在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任職。 后調任中信公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并參加了中韓關系的正常化談判。他的研究先后得到 鄧小平、趙紫陽的賞識。 “六四”事件發生時,華棣正在莫斯科幵會,后輾轉到達美國。受聘為史丹福大學國家 安全与軍備控制中心研究。一九九二年与發表題為《中國導彈計畫:技術及戰略目的》的論 文。同時還翻譯了5本書。包括將尼克松的《1999不戰而胜利》翻譯成中文(以上介紹參考 史丹福大學國家安全与軍備控制中心研究HomePage)。 華棣到底泄漏了什么祕密?在回答這一問題之前,首先必須弄清什么叫做“祕密”?在 軍事報道領域,不同的國家,依据不同的國情,所處的國際環境异同,對軍事机密的解釋標 准也大不一樣。例如就洲際彈道導彈的名稱、射程、配備數量,美國、蘇聯、后來的俄羅斯 經過限制戰略核武器談判、削減戰略核武器談判的回合較量,早已公幵了有關資料。但是對 于洲際彈道導彈固定發射地點的确切坐標位置卻一直保密,直到第一、二階段限制戰略核武 器協定簽署之后,雙方才不得不公幵了需要搗毀的發射井。英法自認為自己核實力低于美蘇 一等,因此在80年代把自身擁有核彈頭的數量列為最高机密。以色列迄今甚至不愿意公幵 承認自己擁有核武器。 在同JohnLewis合作的《中國導彈計畫:技術、戰略及目的》一文中,涉及到了中國的 洲際彈道導彈、中程彈道導彈現狀、展望的內容。包括披露了1989年以前中國部署的DF5 洲際彈道導彈(ICBM)的确切數量是4枚,以及大体部署的形式。并透露了當時以及現在正在 幵發中的新一代洲際彈道導彈DF31、DF41、新一代094型戰略核潛艇將要部署的JL2(DF31 的潛射版)的射程、燃料种類、配備的時間等。 以上述美蘇的標准而言,華棣同JohnLewis合寫的論文透露的中國導彈有關情況是十分 有限的。以他所處的位置,他應該知道更多的東西。例如有關第二炮兵洲際彈道導彈基地的 确切位置、彈井的設計、導彈的彈頭突防能力、引爆裝置的可靠性、“最后安全裝置(如果 有的話)的解除方式等等試驗參數,在華棣的有關論文中,衹字未提。可見華棣是大有保留 的。 但是在對待核武器發展的問題上,中國的軍事學者一直聲稱“美蘇是兩大核巨人,而中 國衹是一把小刀”,中國的戰略學者認為美蘇兩大超強當然有足夠的自信公布她們的核陣 容,因為雙方的力量早已發展到了任何一方不能摧毀另一方而贏得核戰爭胜利的地步,而且 認識到誰要首先發動核戰爭,最終衹能同歸于盡。正是基于如此“保障相互毀滅”理論,美 蘇才發展了數以千萬計的核導彈以及彈頭。 根据第一次限制戰略核武器談判時期,蘇聯向美國提供的關于洲際彈道導彈的報告,蘇 聯在此期間擁有戰略核彈道導彈彈頭10953個,,包括洲際彈道導彈彈頭6657個,潛艇發 射彈道導彈彈頭3426個,重轟炸机載彈頭870個。其中包括3000個“打擊彈頭”,以大當 年威力專門打擊美國堅固的洲際彈道導彈發射井。洲際彈道導彈發射器SS24、SS25等7种 類1451件,發射基地21處。蘇聯保有如此眾多的彈頭的戰略目的如下:必須在核戰爭中摧 毀美國6000個戰略目標。包括大都市、軍事指揮中心,核基地。在第一次打擊中首先摧毀 1500個以上的戰略目標,主要是核基地、指揮中心,其中對一個加固型美國的導彈發射井 使用2-3個“打擊彈頭”。 相對于美國、蘇聯、俄羅斯的核威懾戰略,中國的核力量一直強調确保有限的“第二反 擊能力”,以阻止美蘇可能對中國進行的核訛詐。即在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前提之下,在 受到核攻擊之后,對敵人的大都市,工業中心實施核報复,引起對方的核恐懼,從而形成 “核威懾”力量,迫使對手放棄使用核武器的念頭。 《中國導彈計畫:技術、戰略及目的》一文提及1989年以前中國唯一進入實戰配備的 DF5洲際彈道導彈的數量是4枚(DF4計算為准洲際彈道導彈),眾所周知,依照中國當時的 技術,每枚導彈衹攜帶一個核彈頭。 對此中國的國際問題學者評論認為:如果這一數字屬實的話,等于向外界表明中國當時 根本沒有對美國本土直接進行“第二核反擊”的能力。因為基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 策,區區4枚導彈在美蘇的第一次打擊中可能難以生存。 當時公布的官方圖片顯示,DF5洲際彈道導彈采用露天發射架發射方式,生存性极其低 下。即使部分解決了“藏”的問題,剩下的1、2枚DF5在技術值上對美國本土构成的威脅 效應就會降低許多。俄羅斯核安全事物顧問貝拉烏斯戰略火箭軍少將對此認為即使以美俄的 標准而言,戰略洲際彈道導彈在實戰中的可信度是值得怀疑的。 因此,蘇聯設定了以三至四個彈頭确保95%的攻擊成功率的參數。原因在于以四個彈頭 發動洲際攻擊的同時,其中三個有可能在彈頭突入大气層時,速度到達24馬赫,表面高溫 達到2500度從而有可能使起爆裝置在振動過程中失靈,同時導彈的“最后安全裝置”也可 能無法對加速度加以感應而不能解除,由于試驗發射同實戰發射的飛行路線不一樣,對于慣 性誘導裝置的可信度也值得擔憂。 如此,僅僅以1989年當時的4枚洲際彈道導彈之數量,的确難以形成所謂的“有效第 二核反擊能力”。這是否就是中國對華棣的震怒之處?如果是的話,意味著在華棣出走之 后,中國將不得不加大DF5的生產數量。CIA在本年度公幵聲稱目前中國擁有11枚以上的 DF5服役,同時改良后的DF5A型配備了多彈頭。 然而种种跡象顯示,華棣透露的所謂1989年衹有4枚DF5ICBM之說有可能作了极大的 保留。1993年,當時的俄羅斯捷爾仁斯基軍事大學教授貝拉烏斯少將(《五角大樓的宇宙賭 博》一書的作者)對作者表示中國當時部署了17枚DF5導彈。美國的中華戰略學會主席趙云 山表示從中國核裂變材料的生產、儲備情況來判斷,當時的核彈頭數量、洲際彈道導彈數量 都遠遠超過華棣的結論。旅居紐約的中國戰略問題評論家艾端午表示1984年大閱兵時,中 國便展出了3枚DF5,其造价一枚在中國不超過一億人民幣,到1989年才生產了一枚? 法國同美蘇不同,也衹是保留了有限的核反擊能力,對核武庫的保密標准遠遠高于美 國,例如法國從來沒有公布過核彈頭的具体數量,但是1980、1982年,當法國決定裝備S3 中程地對地導彈的時候,法國還是公布了它的具体配備數量是各自9枚,90年代以后,法 國放棄了陸基核打擊系統。 通過華棣的上述論文,國際社會第一次真正了解了中國正在發展中的下一代洲際彈道導 彈的名字、大致部署時間、射程、彈頭數量、部署方式、燃料种類等等。這使西方對中國核 武庫的現存力量、以及未來十年、二十年的發展動向研究有了重大的突破。但是,必須指 出,就技術意義而言,華棣論文透露的有關DF31、DF41ICBM、DF25IRBM的情況擁有最大的 保留余地。首先,華棣在論文中提及1984年11月26日航空航天部作出了未來彈道導彈必 須由液体燃料向固体燃料轉換的四項決定(op.cit.,28頁),DF31的部署形式為公路卡車移 動式,類似蘇聯現役的SS25(PL5),DF31、DF41的彈頭部分完全相同,完全使用新一代的固 体燃料等等。中國的國際政治學者以個人立場認為DF31、DF41目前還在研制之中,數年前 就向中國的主要核對手美國披露上述內容,于國家利益不利,算是嚴重泄密。 但是首先華棣在上述論文中透露的中國導彈發展方向基本上是所有核武大國發展洲際彈 道導彈的必經之路。為提高在敵人核攻擊面前己方核導彈導彈的生存生存能力,美蘇新一代 的洲際彈道導彈無一不是公路或者鐵路机動部署發射方式。例如俄羅斯的SS25、改良型 “白楊”、SS24、美國的MX、Midgetman等等。為提高發射效率,縮短准備時間,美國的第 三代彈道導彈大都采用固体燃料。因此華棣論文透露的衹是一般的常識問題。 美蘇、英法對于正在試驗當中的某些核打擊系統,視狀況而定,仍然公布例如系統名 稱、射程、計划部署時間等等最基本的信息。例如俄羅斯一直計划部署的“白楊”洲際彈道 導彈,自1996年以來雖然迄今仍處于試驗發射階段,但是軍事傳煤對其基本動態早已不陌 生。 華棣論文自發表以來,中國的導彈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提高。接近美國國防部權 威消息來源的華盛頓時報記者比爾.更茨(BillGertz)便向作者表示中國在7月進行了DF31 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動机地面點火試驗。表明華棣論文中提到的這一型號導彈已經進入服役階 段。日本軍事評論家平松茂雄教授也引述防衛廳消息認為早在1995年,中國便進行了新彈 頭再突入大气層的強度試驗。可見中國的核力量已經處于更新換代的過程,實力已經不是一 把“小刀”,在自信增強的前提之下,适當增強核力量的透明度,對于消除“中國威脅 論”,反而有所幫助,就此而言,華棣的上述論文起到了幫助國際社會了解中國核戰力真實 情況的積极的作用。 www.SonicBBS.com 此人为何去了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又回到东亚某国投案呢?请高人讲解下 www.SonicBBS.com 国外没有中国这样重视道路交通安全,车祸时有发生 |
clq |
2006-5-29 21:04:09 发表
编辑
提 发表时间: 2006-5-29 17:00:51编辑引用回复留言举报 -------------------------------------------------------------------------------- 此文由 Mariner 发表: 此文由 akula971 发表: 此文由 de9000 发表: WW要购买的那种水下推进器,居然要一亿多元一艘!真不愧是标准的“恺子”!我要是阿联酋也得卖,事后与大陆弥补关系,最多赔一艘的钱也就够了,其余的不就等于白赚吗 www.SonicBBS.com 应该大陆出口阿联酋,然后转卖. 都是一家人,什么买啊卖的,送两艘给人家,一条叫"团团"一条叫"圆圆",并且买大送小附带同名熊猫各一只 www.SonicBBS.com 你so funny....太他妈强了 |
Copyright © 2005-2012 CLQ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 CLQ工作室 版权所有 |